2005年12月26日 星期一

雖然聖誕節已經過了。


去年,12/25號的凌晨,我聽這張。
今年,12/25號的凌晨,我還是聽這張。

太多熟悉的聖誕歌曲,用它該有的樣子,擁抱著我。
宣報著喜訊的銅管,溫柔如襁褓的管風琴,還有大天使小天使們的歌聲齊唱...

唱著唱著,平安夜,聖善夜,氣溫很低下著雪。
牧羊人,三賢者,不可以偷看分娩,快退到馬槽外面。

彌賽亞呱呱,呱呱地來了,從天上掉下來了,
若瑟呀,你的綠帽上面有光環喔,請不要恥辱,別跟瑪麗亞離婚。



祝大家在這個也快要變成情人節的夜裡,感受到一些平安喜樂。

2005年12月22日 星期四

Lefebure DVD片段觀後感

恐怖.... 恐怖... 看了蕾菲布DVD的片段
貝多芬第31號奏鳴曲第三樂章尾段大賦格曲的教學演奏
色彩能夠華麗到這種地步....
或許因為不是正式的演奏場合,少了點衿持,多了些快意揮灑
配合上畫面更讓我感受到這個樂段的熱情澎湃

大體動作上如我所料沒有太大偏差
雖然身體擺動,但頭頂和肩膀的重心維持非常穩定(當然也不會亂抬手肘)
以致於雖然光看手指飛舞可能感受不到那擊鍵有多重多透
但確實是從身體最深處(或者說從頭頂到雙肩的三角施力中心點)
傳遞出的指力和音色

就如同寫書法,整個肩膀手臂到手掌手指如果越去「施力」
那落筆力道就會越輕,字就會像浮在水面上一樣虛弱
唯有讓落筆施力點預設在紙下的桌中,筆尖自然下落完全放鬆,力才會透紙背
這時候你覺得不是你在操控毛筆了,而是她自己在動
你的手指只是引導她走向正確的方向和軌跡而已

我想那些有真正在練鋼琴的朋友自可從中得到印證,不必多言

PS:看過之後忍不住又拿出我心目中貝多芬首選的同曲目演奏來比較
乍聽之下怎麼覺得我的首選好像速度慢了一截又少了點熱情
再仔細一比對,竟然演奏時間是差不多(其實短了快一秒)!
但是堂皇優雅而從容,每個細節鉅細靡遺,沒有半點急躁或勉強
低音部的清晰透力又更勝一籌...... 只能說,一山還有一山高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吧.....

(improvise 可否幫我貼上圖片和那個演奏片段下載?
你應該可以直接編輯已發表文章吧? )

2005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唱吧!跳吧!印度F4!


http://tinyurl.com/arkxc (MV)
http://www.dalermehndi.com/daler-backup/tunak.mp3 (MP3)

不蓋各位,我看到MV的當下笑得在床上滾了好幾圈,
第一個感覺就是這東西低能到爆炸,不輸麥亞嘻...(我知道錯了)

Bhangra源自印度和巴基斯坦北境交界的Punjabi地區,
是每逢節慶都會表演的民間舞蹈,尤以歡慶播種和豐收時為最盛。
跟屬於宮廷的Raga不同,Bhangra是印度平民的快樂。

在印度脫離英國獨立之後,Bhangra隨著移民傳到歐陸,
經過多年的fusion,成為舞廳DJ們的最愛之一。

那麼印度人自己搞的Bhangra呢?嘿嘿。
號稱King of Bhangra的印度F4:Daler Mehndi在此!
(說是印度F4,不過卻是同一個人來著。)

在他的專輯Tunak Tunak Tun裡,
即使是這首"聽起來"很脫力的Tunak Tunak Tun,
也充分反映出Bhangra愉悅快樂的節奏本質,
以及有如喃喃施咒般反複單詞、及呼應對答的傳統手法。

源自傳統,肯定傳統的印度F4,在印度大紅大紫,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我在感動(?)之餘想到,傳統元素在流行音樂裡的地位。

台灣在解除戒嚴之後瘋狂地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
自此,與流行有關的娛樂,隱約地否定著台灣本身。

非政治意味的"台客"(本詞用途之廣,可引申至服裝品味)
仍以70年代英式搖滾為榮的獨立圈
滿口英法義西"單字"(單字也只是單字)的社交名媛

嘻笑著,連布袋戲都一度成了聲光與日本ACG配樂的秀場。

老爸聽著台語演歌,窗外傳來文武聖殿陣頭鼓吹,
去年耳聞女藝人發明"甜金屬",今年有人號召"台客"站起來搖滾。
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嗩吶才會風靡全台灣?

在這個主流娛樂仍以傳統為恥的環境,這一天也許永遠不會到來。

2005年12月5日 星期一

凡稚隨筆(5)完美不存在,但是我們永遠要進步!!



一位讓馬格麗特隆牽著手去上課的小女生
一位在白雪紛飛中彈雪中足跡給德布西聽的天真少女
一位讓拉威爾大叫這是我要的聲音的鋼琴學生
一位敢對孟根堡大聲說這裡不是這樣指揮,卻獲得孟根堡支持的年輕鋼琴家
一位教育出富蘭索瓦及無數鋼琴家並且永遠不喪失教育熱誠的鋼琴老師

她的傳奇故事很多
然而在我們的記憶裡
卻是永遠的保持著謙虛和一生為音樂燃燒的熱情
這是.........

蕾菲布




期待了好多年
在收到包裹的這天
心情七上八下的
像是夢幻般
很怕一放手美夢就醒了
等到親眼看到她在一開頭演奏貝多芬的第31號奏鳴曲時
是值得的
我所有的期待
終於實現了

這張DVD不是演奏會的錄影
而是在蕾菲布逝世20年後我們對她的熱情所留下的懷念
她的真誠
和她對音樂的愛
像是一堂課
正如Yvette所說的
不只是一堂鋼琴技巧的訓練
也不只是一堂音樂欣賞的養成
而是一堂人生的領悟

雖然是位難得的天才鋼琴家
她選擇了在演奏的同時身赴起教育的責任
認真的教學對職業演奏絕對是身心的損耗
但是為了傳遞她的熱情
即使工作的辛苦程度是加倍的
她仍然堅持著

看著她在大師班的許多教學片段
或許是短短的一句你不該放棄那個Fa
我想對許多學習鋼琴的學生來說都有著無數的啟發
更重要的是
我真實的體驗到了她的名言:
完美不存在,但是我們永遠要進步
身為一位藝術家
不是為了贏得大小比賽
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
當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察覺到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才能開始找尋真正的美

對許許多多的鋼琴家來說
蕾菲布不只是位我們會拿來跟其他演奏家比較的名字
她是珍貴的記憶
富蘭索瓦會開玩笑說:蕾費布不可能教出一路踩到底的爛踏板
和海德謝克夫人聊天時
你會看到老婦人眼睛裡閃爍著美麗的目光
用蹦跳的青春少女氣息說著:
我當然記得蕾費布!我的老師!!

在兩小時四十分鐘中
這張DVD試著記錄下關於蕾菲布的各種記憶
和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一生相比的短短時間內
我們體驗著她的開朗和真誠
當然我們可以由各種不同的需求來渡過這短短的時光
鋼琴技巧的認知
開闊音樂欣賞的觀點
甚而是一個時代文化的記錄
我們都能得到不同的樂趣
但是,
不需要知道她所有的傳奇天才事蹟
不需要學會高超的演奏技巧
只需要
看和傾聽
我們就能跟著她體會她的愛

極為優秀的年輕小提琴家Diego Tosi在看完後
告訴我們他找不到任何句子來形容他的感動
我想是的,真的很難

很難............

因為這是門人生的領悟





部份圖片感謝Bibliothèque Musicale Mahler的支援

2005年11月29日 星期二

今晚要來企欣賞哩...(~^o^~)

豐田古典慈善音樂會-布達佩斯輕歌劇院管弦樂團
歌劇選粹之夜
指揮: 依絲特曼--席羅Istvan Sillo

「樂團生動的演奏,奏出繞樑三日的美妙旋律,和令人目眩神迷的舞曲,讓人不禁給予最熱烈的掌聲,這就是管絃樂團的音樂魔力。」-德國西南報(Sud West Presse)

音樂是無國界的,「豐田雅樂 和諧人生」一直是豐田古典音樂會沿用的標題語。在這個逐漸走向世界村的社會,最佳的共同溝通語言就是音樂,豐田古典音樂會的舉辦,除了希望促進東西文化交流外,也希望能提昇國內藝文水準。今年邁入第16年,豐田古典音樂會更邀請到了來自匈牙利、享譽歐亞的布達佩斯輕歌劇院管弦樂團,在指揮依絲特曼o席羅 (Istvan Sillo)的引領之下,將為您帶來普契尼、布拉姆斯、威爾第等大師名作。結合舞者的輕舞曼妙、完美樂聲,相信將為一場充滿異國風情的浪漫輕歌劇之夜。


曲目
匈牙利-布達佩斯
布拉姆斯:《匈牙利一號舞曲》G小調
J.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1 in G minor

卡爾曼:《我想跳舞》取自「吉普賽公主」
E. Kalman "I Want to Dance" from "The Gypsy Princess"
《山是我的家》取自「吉普賽公主」
"The Mountains are My Home" from "The Gypsy Princess"
《親愛的小姐向我致敬》取自「瑪莉莎女伯爵」
"Greet for Me the Sweet Ladies" from "The Countess Maritza"
《人生只有一次》取自「吉普賽公主」
"Life is Only Once" from "The Gypsy Princess"

美國-紐約
伯恩斯坦:《瑪莉亞》取自「西城故事」
L. Bernstein "Maria" from "West Side Story"r
洛威:《徹夜狂舞》取自「窈窕淑女」
F. Loewe "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 from "My Fair Lady"

義大利-維羅納
馬斯康尼:《間奏曲》取自「鄉村騎士」
P. Mascagni Intermezzo from "Cavalleria Rusticana"
威爾第:《善變的女人》取自「弄臣」
G. Verdi "La Donna e Mobile" from "Rigoletto"
普契尼:《喔!我親愛的爸爸》取自「強尼˙史基基」
G. Puccini "O Mio Babbino Caro" from "Gianni Schicchi"
威爾第:《飲酒歌》取自「茶花女」
G. Verdi "Brindisi(Let's Drink)" from "La Traviata"

奧地利-維也納
雷哈爾:《金與銀圓舞曲》作品79
F. Lehar "Gold and Silver Waltz" Op.79
《你是我心的一切》取自「微笑之國」
"You are My Heart's Delight" from "The Land of Smiles"
史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作品410
J. Strauss II"Voices of Spring" Op.410
《去打獵吧!》波卡舞曲 作品373
"Auf der Jagd Polka"Op. 373
《飲酒歌》取自「蝙蝠」
"Drinking Song" from "Die Fledermaus"

重臨匈牙利
李斯特:《匈牙利第二號狂想曲》
F. Liszt"Hungarian Rhapsody No. 2"
卡爾曼:《演奏吉普賽樂曲吧》取自「瑪莉莎女伯爵」
E. Kalman "Let the Gypsy Music Play" from "The Countess Maritza"
《來吧!吉普賽女郎》取自「瑪莉莎女伯爵」
"Come, Gypsy" from "The Countess Maritza"
《跟我來瓦拉茲丁》取自「瑪莉莎女伯爵」
"Come With Me to Varasdin"from "The Countess Maritza"
《Jaj Maman》取自「吉普賽公主」
"Jaj Maman" from "The Gypsy Princess"

大驚喜



大美女的入學通知書!

猜猜是誰吧?

仔細看發證書的人喔!!!

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由回應所引起的巴哈討論

就從這裡來討論巴哈吧!




petitmm 提到...


前幾天我正高興的在聽巴哈的布蘭登堡協奏曲,Sarre的版本

我很喜歡這個版本,因為整體的合奏密度非常的高,線條感也很好

沒想到,辦公室的室友突然轉過來跟我說,
你又在聽“國王的音樂“喔??

很可愛的形容詞!卻突然讓我聞到貴族的氣息!
是我直覺性不會聯想到的形容詞!

巴哈該是怎樣呢?
我又掉進了個問題裡!

9:08 下午

wayfarer(遠道者) 提到...

巴哈該是怎麼樣??
這個問題,我以為在A. Charlin出品的巴哈"賦格的藝術"和另外兩張巴哈改編自維瓦第的作品集當中,呈現的很忠實。
誠實的演奏,誠實的錄音。

8:29 下午


petitmm 提到...

多說一點吧
wayfarer

對我來說
巴哈的鋼琴作品中至少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演奏思惟
先不管個人的偏好
演奏想法的出發點不同
就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聲音

我思考很久的第一個問題是
為什麼巴哈的地位會被神格化到今天的地步?

感覺上他的所有作品對很多愛樂者來說都像是精神的導師
不得不聖潔也不得不沈重

但是在這樣的狀況下
反而產生了我不欣賞的巴哈
讓人喘不過氣的精神攻擊
聽一遍可以
天天聽甚而百聽不厭
對我來說是神話

在對鋼琴家的訓練中
巴哈有他重要的一環
特別是對多聲部的線條訓練
但是在差不多時期的很多作曲家也有相同的功能
拉摩,史卡拉地也非常的重要
在我的主觀判斷中
巴哈有很多作品的訓練價值遠高過於聆聽的價值
對鋼琴家來說是很重要的練習
對愛樂者來說卻不一定是

管弦樂有著另一層面的問題
清唱劇則又是

問題很大
想說的也很多
我想再好好思考

2:10 上午

wayfarer(遠道者) 提到...

我預計要寫一篇對A. Charlin出版的那兩片
Vivaldi-Bach(維瓦第協奏曲與巴哈改編版)的看法
會提到相關的議題

"神格化",呵呵,不呈獻出對巴哈"神"般的崇敬,就好像污辱了他一樣......
我常發現,好像只要說「巴哈是個偉大的作曲家,但音樂不是毫無缺點」
就會被周圍的人問說是否不喜歡巴哈?
我說「巴哈是個偉大的作曲家,但不能作為巴洛克音樂的代表」
就會被當成瞧不起巴哈......
即使我接著能夠說出完整而理性的說明,那往往不是別人願意去聽的了
(並不是「提出反對意見」喔,而是不願意聽不願意思考)

這裡的巴哈若換成貝多芬或莫札特情況亦然
他們的音樂彷彿必須被如同「神品」一樣以無可質疑的崇敬方式來欣賞
而不能僅僅被當成一個"偉大凡人"作曲家的藝術品來欣賞玩味了...(笑)

凡此種種,的確是現在愛樂界的一大異象
而且可怕的是,這個現象不只在中文的世界
英文甚至法文的世界亦然。

原本想藉著閱讀那兩張CD中的內頁(法文版)得到多一點資訊的刺激
沒想到看了滿肚子大便...... 唉

2:45 上午

2005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聽音樂的「基本面」



2001年對我來說 是個很特別的年份
終於找到自己理想中足以釋放所有音樂秘密的音響
對於唱片方式的聆聽有了新一層的體驗
但那時全然不知的是
原來自己手中已握有文中那段宣告裡 理想中的唱片
不是很有趣嗎 這些巧遇
生命中這一段 一段 20051122
----------------------------------

09-05-2001 12:17 PM

我聽音樂有二十幾年了
玩音響卻只是近十年的事 其中又有五年左右的時間花在DIY上面
我尋求一種理想的聲音
這種聲音應該是趨近現場 自然且平衡的
不過 DIY的方式總是顧此失彼
我聽過一些DIY高手的作品 也往往只能讓人有一時間的刺激興奮 禁不起考驗
在我放棄了DIY 開始廣泛的接觸市面上的音響成品後
我認為這些成品的完整性和均衡性普遍的比DIY作品要好
但這些音響產品的聲音走向 彼此間卻又有著天壤之別
對我來說
各式各樣的技術並非我所在意
我要的是 音樂
好的音樂 好的演奏應該如何的被重現
這需要各種現場聆聽的經驗 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和想像力
這就像一個欣賞者能知道自己心目中的好演奏 不需雜誌 樂評的吹噓 排行或獲獎的肯定
對我來說就是如此 我知道自己要的聲音是什麼

我調整自己的音響會以管絃樂開始
可以清楚區分弦樂群 木管群 銅管 三角鐵及定音鼓等各種打擊樂器的一個樂段
用來找出平衡點 是的 平衡 不可能有讓所有樂器一齊變好聲的位置 所以要平衡
然後才是各種樂器的微調
這是和環境的搏鬥 經常是一整天 或幾天的奮鬥

對我來說 找到聲音特質讓自己滿意的器材 安置在自己欣賞音樂的空間 然後享受音樂
並不難
只要回歸於音樂 回歸於我們的聽覺 盡量的簡單
實際上也真的很簡單 只要回到聽音樂的「基本面」

最難的恐怕是沒錢吧

09-05-2001 02:40 PM

我所要表達的是
我們看待音響系統應該由最簡單的地方下手
器材基本的聲音特質如果是好的 真實不加料 透明且有質感 一定調的出好聲音
反之 不好的聲底卻用許多手法達成的好聲音 一定是顧此失彼的
調音由大處下手 先講平衡再論細節
不要永遠為那一點點小處在尋求改善 結果這裡改好 那裡又出狀況
如果大處平衡 小處卻不夠細膩 又無法改善 就換機啊
而且 音樂才是最重要的
對音樂有一定的認識 才知道什麼聲音是對的
而且對的聲音絕對是較好的聲音

我有一個朋友 喜歡吹噓他音響的低頻有多好
可是在他的音響裡 大鼓像一陣雷轟 完全不知為何物
後來他來我家(我家住大馬路旁) 一台公車駛過的低頻就讓他了無生趣
問題是 那麼多低頻做什麼
現場的低頻量感不多 也絕非塊狀的 而且我們絕對不可能將之表現在家中的系統上
我們要的 應該是延伸 清晰且恰到好處的低頻吧
我還有一個朋友更寶
他喜歡歷史錄音 還很得意的說他調出mono音響
拜託 直接用一支喇叭聽最mono啦

我覺得這都是音樂音響分家所導致的
其實音樂上的怪觀念更嚴重 唉

09-07-2001 01:03 PM

講到錄音
有次我參加一個錄音師的演說 據稱是台灣第一把交椅
講到一半 他說示範cd忘了帶
恰好那天我帶了不少 他要的五 六 七零年代前後都有
傳到前面去 他立刻失望的搖搖頭說 沒有decca的嗎
因為我帶的都是emi
大家知道嗎 decca雖然號稱錄音技術好 但實際上名實不符
尤其是五 六零年代的立體聲錄音 敗筆不少
至於單聲道就更別說了
而且它的錄音理念我實在不敢茍同
誰演奏時 焦點就調到誰身上
很刺激 但也很假 而且很粗魯
粗魯的樂音 加上粗魯的錄音美學
我認為emi的錄音是比較正確的
就算他不認為 但也不至於到一張都不能聽的地步吧
這位錄音大師接下來開始吹捧decca錄音
誇張到好像他是個福茂的業務一般
後來聽到這位大師的錄音
比decca還誇張 好像每個樂手要演奏前 都要把座位移到麥克風旁
形體無比的碩大 而且聲音突出到像要殺人
沒有整體感 平衡感 流暢感 質感
只有音響暴力

我是做唱片相關行業的
我一直希望發燒友不要再去迷信天碟 金碟 或什麼北歐發燒小廠
那些都是有心人搞出來的騙術 尤其是香港人
看來好像有外國人背書 實際上只是利益的交換 一種分贓
那些唱片讓大家似乎感覺到發燒
但是純就音響性來說 除了誇張的動態與不平衡的頻段肥大之外
他們真的是好錄音嗎
或許從音樂上更能解答這些問題
那就是
他們所錄的是'好音樂'嗎 他們將好音樂錄'好'了嗎 這樣的唱片有'質感'嗎
我自己是不敢茍同的
許多好音樂都有好錄音 許多真正的好錄音內容是好音樂
演奏家與錄音師在同樣的層次上
這樣的唱片就會出現
但往往這些唱片是最弱勢的
因為有這種堅持的人 已經為今日的商業環境所不容了

09-13-2001 09:20 AM

有時錄音師錄的很好 一混音又完蛋了 後面還有一個壓片的過程
這好幾個環節若有一處不用心 好錄音就出不來
偏偏我們的錄音混音師太像工程師 而壓製過程的'師傅'根本就是'工頭'
我們的'工人'似乎永遠不會想變成一個'工匠'
工人只把事情做成
工匠卻總是想把事情做的更好
台灣工人要求更高的薪資 卻沒有更高的本事
不具'不可取代'性 當然被大陸低薪資的勞工所取代
看義大利這個窮地方 窮歸窮 但做西裝或皮鞋的手工別的地方就是學不來
所以人家拿的是高薪 賣的是天價 因為他無可取代

我可能比較嚴肅吧
我覺得質感絕非可有可無之物 絕非各取所需
而是每個人都必須去努力追求的
否則有一天我們一定會被取代

'音樂' 與 '音樂的'

整理著幾年前的網路發言
這些話並不難懂 但不知怎的
直到現在
仍只有屈指可數 親暱的朋友能對之會心一笑
每個人總慣於捍衛著自己的小小城堡
過著想像中自由的日子 20051122
------------------------------

09-12-2001 02:04 PM

聽音樂跟演奏音樂是兩回事
演奏音樂的感動當然也包括聽的感動
但就我的了解
真的會去聽自己或其他合奏者的樂聲的演奏者少的可憐
與其說演奏音樂被音樂所感動 不如說是被許多演奏上的附加價值所感動
這與聽音樂的感動是有所差別的
許多演奏者鄙視純欣賞者 自己當然也不會是個好欣賞者
忘了音樂在聽覺上的重要性 而沉溺在自己演奏家身分與技術的附加價值裡
我們的演奏家之所以上不了檯面 原因就在這裡
而我們的欣賞者老妄自菲薄 把自己貶低在二三流的演奏者之下
這更是悲哀

前面說的沒錯 音樂人自己的音響很爛
但 不重視音響 並不代表他們比較重視音樂
相反地 這絕對代表他們的聽覺不夠細緻
台灣的音樂人從未想過什麼是音色 音質 音樂
他們只在乎 彈對拉對了沒有 這些最基本的技術面
你也可以說 他們對音響的需求只是一種演奏的參考
所以我們可以從音響的質感判斷他們所煙奏音樂的質感
但 難道演奏可以替代欣賞嗎
絕對不行的
可是 這些音樂人卻以欣賞來輔助演奏 其目的在演奏
試問 這有什麼好敬佩的

在台灣這個地方
音樂會不多 好的更少 曲目狹窄 票價昂貴
而且 古典音樂作為一種逐漸失去生存環境的藝術
逝去的年代理所活躍的演奏家們 有其不可取代之處
所以我們才有音響的需求
而為什麼我們要好音響
那是對質感的追求 對藝術的尊重

我覺得 身為欣賞者和好音響的追求者
是值得驕傲的

09-12-2001 04:28 PM

有個朋友自小就學琴
說實在的
他們的音感絕對是一流的(很多人都有所謂的絕對音感)
拿到任何譜馬上都能試奏是他們最基本的能力

絕對音感是天生的 相對音感可以訓練
絕對音感並非最重要的 但常被學音樂者拿出來誇口
我有絕對音感 是一位音樂系教授幫我測的 但 那又怎樣
音感的訓練是什麼 彈嗎 拉嗎 看嗎
不 是聽啊
那我們欣賞者的訓練又怎麼會少於演奏者
視奏是一種訓練的成果 那就像看見字就會念一樣
那與聽音樂是兩馬子事
視字多不見得代表唸書時感觸也多

我認為音樂的'基本面' 即'聽的音樂'是更重要的

09-12-2001 05:15 PM

聽音樂的基本面
很簡單
就是'聽'音樂
而不是
作音樂 看音樂 買音樂 形容音樂 美化音樂 神話音樂 想像音樂
或有了音樂的一切 卻忘了音樂是用聽的
或是有了聽音樂的一切 卻忘了什麼是聽音樂

09-13-2001 08:58 AM

我絕非以為只有一種價值是可貴的 而鄙視其他

我想要強調的是 對於聽音樂愛音響的人來說
應該更重視'聽'音樂 來減少樂評及器評的誤導
既然是'聽' 本質上當然就包括聲音與空間的相互關係
為什麼要強調'聽'
因為許多人是用'看'的
看見某某演奏家有多神 某某音樂家有多悲慘 某某樂曲有多感人
某某器材中用料有多好 推力有多驚人 音質有多棒 技術有多先進 等等
這些當然是有樂趣 也不完全無用或錯誤 但
我們終究還是應該以'聽'來判斷一切

另外 我對音樂人所略有微詞的地方
是他們'僅'把音樂當作一種技術 把音樂的本質'聽'拿來作為'演奏'的輔助
他們對於音樂的感情 通常都是附加 而非直接的

而說這些的目的有二
無非是希望我們聽音樂愛音響的朋友不要妄自菲薄 要珍視自己的價值
另一方面
也希望各位能重視質感
質感非常的重要 它是絕對的 而非各取所需
不只是'誰爽就好'
我們應該要向真善美的目標前進
而不是無標準的各自表述
相信這也是我們在這裡討論的終極目標

2005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即興與形式的閒扯~關於爵士樂的自由

發表於20020509

我想很簡單的發展這個討論
爵士樂強調的即興 是有局限性的 這個局限性並不比古典來的小
雖然有藍色音的存在 爵士樂手首先被手上的樂器侷限
樂器是有固定調性的 除非換另一個調性的樂器
其次爵士樂手被技術侷限 它們想到的未必一定能做到
一個樂器的各種音色效果 通常爵士樂手只用到少部分 這與技術基礎有關
第三 爵士樂手被自由侷限 這說來弔詭 其實很容易理解
現代舞為什麼都一個樣 現代人為什麼品味一致 因為很自由
當自由成為廉價品時 自由就死了
相反地
形式不會讓藝術死去 讓藝術死去的是"盲目的形式" 也就是"廉價的形式"
看足球選手 它們不能用手 但這個形式並沒有讓足球僵化
足球反而是全世界最優美的運動之一

優秀的爵士樂手和優秀的古典樂手都相同
它們尊重"形式" 也珍惜"自由"

抱歉 我只能先講這麼多

柏林愛樂來台勾起的回憶

發信人: Valse@Palmarama (圓形的 三拍子) 看板: ClMusic
標 題: 愛樂者不是凱子!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Wed Nov 10 18:24:36 1999)


六月底我去巴黎,第一天晚上,普萊耶廳有一場盛會,兩年前就在雜誌上看見廣告了,曲目是貝多芬「合唱」,但售票員不賣票給我,她說:「抱歉!必須著正式服裝參加。(不是西裝喔!是燕尾服。)」不過,接下來的話才是重點:「這場音樂會的票價"很貴",因為它是場慈善音樂會。」各位知道很貴是多少嗎?200法郎,就是一千塊台幣,想想法國的國民所得,再想想我們近來"大牌"音樂會的票價吧!


我知道一定有人會說這樣的票價合理,反正我們台灣號稱聽音樂行家的不都是滿坑滿谷的唱片和百萬音響,我們的貴族,不都只是財富的貴族嗎?只是可憐了這些財富普通的廣大愛樂者啊!在媒體廟公的法力無邊之下付出巨額的金錢,買到的卻是一點音樂毒品和"凱子"的頭銜罷了!

JACQUES 11/9

各位愛樂的朋友
你們不覺得我們的音樂欣賞環境在急速的惡化嗎
李希特突然由"偉大的"變成"最偉大的" 又很快的退燒了

"大全集"又來了 這次的主角是魯賓斯坦 還是高價的哩
可以預想期待的 不是許多被埋沒的音樂家
而是少數演奏家一出再出 號稱有最新音質處理的"大全集"

隨便一個年輕小伙子 只要被幾間大唱片公司看上
一夕之間便可成為不世出的天才

而台灣呢
我早已預言台灣音樂會票價會愈演愈烈 也在網上發出警告了
只是 我沒想到會這麼快啊
沒有遊戲規則 只有虛妄分贓
這樣的音樂欣賞風氣 有不如無!

JACQUES 11/10

2005年11月17日 星期四

回應- 自由傾聽

看了Petitmm的回應
非常有同感
所以也情不自禁的回一篇

其實我本身不會樂器
也讀不懂樂譜
聽古典音樂完全是因為喜愛
那種文獻派的執著我沒有經歷過
但是 相反的
隨著我聽的音樂越多也越深
不論我是否同意這些文獻的看法
我開始能去欣賞他們的價值
有幸能到義大利唸書
實際聽過幾場音樂會後
我發現
所有的資料和名聲
只要不是你親自驗證過
都可能會有誤差
而且誤差的質量有時還不小
耳聽為憑
瞬間 現場的感動真是無與倫比的

也許當我想寫一篇好樂評時
我會對我貧乏的樂理知識感到困窘
但現在的我不會對自己的品味有所疑慮
我很高興
這些年下來
我不僅從cd也從音樂會中
找到並體會到當代古典音樂界的狀態
雖然可能只限於歐洲的一角
但這一隅就是豐潤我生活的廣闊天地

有件事情也讓我深有感觸
那就是義大利的樂評家
都是有相當現場音樂會聆聽經驗的人
因為在樂評中
能感覺到他們對所評論音樂的深刻情感
加上豐富的資料
這種樂評是非常感人的
尤其當你對這個音樂也投注相當時間去融貫
敬佩之心絕對油然而生
所以 我想對歐洲的樂評而言
若非真正喜愛音樂
並且花時間去親近音樂
這種文章是不可能誕生的
重點也許很簡單
就是自由 喜悅的去傾聽
拿將感受形諸文字固然可喜
即便未留支字片語
內心確能因此豐富多彩
不也值得

感謝有大家這群朋友
我相信在友誼的滋潤下
共同的興趣才能無限伸展
能有這樣一個能說真心話的地方
身為愛樂者的我
覺得很幸福

回應-網路音樂討論二三事

很想回點些什麼
因為當初一直沒能好好寫下我對這個blog的想法
終於能打中文了
就寫一下我的回應
也記錄這段從遙遠的高中時期至今日深刻友情的美好回憶

在我們的教育環境裡
我們不知不覺的對完美和100分產生夢幻般的憧景
特別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上
似乎努力的在教育體制內往上爬
成了我們的唯一目標

相同的
我們也開始在音樂的路上追求100分
各式各樣的方法紛紛出爐

其中最讓我心寒的莫過於文獻派
所有文獻上的一切成為了唯一比較的目標
大家搶著告訴別人
我念的書比你的多
知識的多寡成了衡量聽音樂成就的標準
量已經可以造就一切
誰還想的到質的問題

以前常跟位朋友聊音樂
他在對音樂上的用功和努力時至今日一直讓我敬佩
但是我一直記得那個下午
當我跟他提起我覺得季雪金的踏板踩的有點糊的時候
我得到的答案居然是
全天下的樂評都稱讚季雪金的踏板,他絕對不可能糊!
我多麼希望當初聽到的是:
真的嗎?我們來聽聽看

心情冷了
不是因為感覺書念得不夠多
而是我們已經失去了討論的空間
沒留下任何的餘地.............

當我們深信不疑我們處在完美的世界時
另一種聲音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是

完美在哪裡?
甚而,
美,在哪裡??

我們太相信知識建構出的一切
就如同我們堅信著鋼琴博士,和聲學對位法的重要性
但是音樂在哪裡?!

蕾菲布說:
我的學生們老是問我彈不出來怎麼辦?
我也總是回答,彈不出來就不要彈阿
妳應該去跟朋友聊天,去旅行,去逛博物館,去喝杯咖啡,去體會妳的生命
總有一天妳會彈出來的

音樂學院的文憑只能保證技巧
美 完全是另一個問題了

很感謝在這裡聽音樂的老友
即使我們的想法可能有時完全相反
也從來沒有讓討論的空間消失過
或許是因為他從來沒想過要教我什麼
我也從來沒想過要對他證明些什麼
我們不必用音樂來劃分權力的版圖
只是單純想分享聽到音樂的快樂

老實說
有些十幾年前捧在手心上的名盤
現在好像已經在壁櫥裡發霉長香菇了
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大家的笑話好像也不少
但是這又如何?
我並不以以前的想法為恥
就像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蠢問題
我希望能聽到不同的聲音
讓我有不同的想法
每個人都在成長
每分每秒
不論在各個方面
不論是好是壞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發現些什麼
思考些什麼

在變老的同時
我感動的是
我們願意留下討論的空間
不為了戰勝別人
只是為了能從各種看法和問題中獲取到養分
分享聽到音樂的各種心情

走出自己的路
自由,是由傾聽開始

2005年11月16日 星期三

SOLSTICE經驗

發表於20041220

大概在六年前,我向SOLSTICE訂購了蕾菲布的唱片,當時我已經將東歐學派與俄派(如果能稱為一個派的話)的重要錄音與演奏樣式作了相當的聆聽與整理,我想,比起許多名樂評來說,對這個領域我應該可以說是「知之甚詳」吧!不過我現在己經不太在意這些事了。

法國學派的東西最多、最雜也最難找,當初買蕾菲布也不過就是一個資料性的蒐集罷了,聽完是覺得不錯,但還不至於到認為是「極品」的地步,我是一個認真聽音樂的人,而且錄音狀況從不是我考慮的,我對音響的態度是「如何將我更貼近演奏的真實」,美好時代代理SOLSTICE超過五年了,而我十年前就買過SOLSTICE的CD,但我發現SOLSTICE是間有好錄音的公司卻是這三年內的事,這跟我的JMR經驗是連結在一起的(請參閱喇叭討論區「JMR俱樂部」),SOLSTICE的錄音在不同器材間的差 異不僅僅是「普通與很好」,而是「極不好與極好」,它的FAZIOLI錄音搞好了是你能找到最寫實的FAZIOLI錄音,但在大部分系統卻像廉價的 YAMAHA,這是SOLSTICE的錄音非常奇怪的地方,所以我有些朋友已經將SOLSTICE視作音響的試金石,但不只是我,所有經歷過的人都會不忘提醒說,SOLSTICE對系統是很嚴苛的,SOLSTICE讓我這個認真聽了二十幾年音樂的欣賞家翻船了,我誤判蕾菲布的本領,講到這裡我必須再次言明,蕾菲布絕不是「舉世獨一最好的鋼琴家」,但她是「其中之一」,而我之前的音響讓我以為她僅是一位「好鋼琴家」,差別就在這裡,由於我犯了這樣錯誤,我的幾位朋友一樣犯了錯誤,所以我提醒了這件事,這並不表示我將音樂水準的判斷導向音響水準的爭執,而是陳述一件事實,範圍僅僅在SOLSTICE的錄音。

網路音樂討論二三事

發表於20041220

當初我加入BBS討論時,PSYCHO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已經淡出,說真的,3B2T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另一方面,我也從不曾想過『排法』這個議題,後來我寫了一篇「關於德奧」,闡述我對於「德奧」這個名詞的不同見解-「古典音樂中『德』、『奧』不能混同一義」,其中並沒有討論到法國,但有一位3B2T的 基本教義派硬是把我視為德奧的詆毀者,將主題轉移到「沒有音樂文化的法國」,這才讓我嚴肅的去闡述「台灣人眼中的德奧是德奧的德奧,亦或是英美的德奧?」和「崇德反法」這兩個問題,而我也才驚覺到本以為僅是一種有趣觀點的3B2T論,竟大有成為主流意識的趨勢,所以才撰文批評了此一現象,我的作風一向是直來直往,從不作任何串連的動作,也從不主動與網友聯絡,但後來,當初在BBS認真跟我討論或論戰的幾位網友,竟成為現在的知己,算是意外的收穫。

「崇德反法」,其實這個現象一些具觀察力的知識份子早有察覺,記得當時某大報有一篇專文就寫到台灣知識份子盲目崇德的現象,後來讀到一些美國學者的著作,他們對於英語世界的崇德反法現象亦十分坦白與警惕,假設我們對日常生活多一點關心,也會發現崇德反法的觀念無所不在,許多人說我喜歡法國,我毫不避諱,但我要說「我不盲目崇法、更不反德」,很諷刺的是,我的這種喜愛是因著更多關注了「反法」的議題,進而親身接觸法國文化與產品,從這些接觸中印證了此觀念的 無稽與狹隘,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深刻的音樂欣賞者與古典唱片進口業界一員,我比大多數人清楚,當今古典音樂市場最具破壞力的因素所在,與最具活潑生命力的所在,這是我言談間不得不有所褒貶的原因,至於事實,並不難以印證。

但台灣的討論要的經常不是「真相」,而是「爽或不爽」,當有人的言論不符合常理,大家不以為這是一個有趣的觀點,不去看他說的有無道理,而是急著捍衛自己的「既知事實」,所以,我們的討論區十年前如此、十年後如此,永遠是這些「標準答案」,大家永遠對某些東西歌功頌德,接受了這些、恭喜你修道有成!質疑這些、代表你標新立異,「某經典喇叭不好聽?是你沒搭配好!但有人搭配出好聲過嗎?不重要,因為他是經典喇叭嘛!不好聽一定是你錯。」,「某音樂家不怎麼 樣?是你欣賞能力有問題、品味有問題、喜歡打擊權威等等…」,我從不避諱「論戰」,但「為何而戰」,論戰無妨,或許有爭出結論來,或許沒有、但引出一點有趣的觀點,這都是收穫啊!如果論戰僅僅是我提出一個新觀點,而你繼續捍衛你的觀點,那我幹嘛要跟你論戰呢?說服你對我有何好處?如果我的新觀點能讓你覺得 有趣,你想一想試一試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讓我想一想試一試,那不是很好嗎?大家都會覺得有趣,這豈不是上網的最大收穫嗎?

讓音樂回歸聆聽

發表於20041211

演奏者讀譜,必須!樂評家讀譜,某些時候亦有其必要,但樂譜實為記錄音樂之不可避免之惡,樂譜不等於音樂,端就樂譜所紀錄的完全轉換,所呈現的絕不是音樂,很遺憾的,樂譜無法記錄當時文化對音樂的認知,音樂家或演奏家對音樂的教育或理解,該當有的音色、樂句、和聲塑造方式等等問題,但作曲家是在「所有人都在同一個文化架構下具有共同的理解」的情況之下寫作,許多事無法記錄在樂譜,但所有人都能理解其意涵與表現方式,試問,我們今天讀譜,除了知道音與音的關係之外,還能知道什麼?我們如何得知作曲家指示的漸強是如何漸強?突強又是如何突強?切分如何切分?揉音如何揉音?這每一個環節有多少不同的呈現方式啊?如果樂譜足當一個有份量的標準,那今天的古典音樂界不會是這樣各說各話的局面。

「讓音樂回歸聆聽」,這是我的理念,解決音樂欣賞的一切問題,「細緻的聆聽」足矣!

凡稚隨筆 (4)記布蘭德爾演奏會



去聽了布蘭德爾的演奏會
好像應該好好的記錄下整個晚上的心得
仔細的好好想了想
卻一直不知道該如何下筆
因為對於這晚的情緒
我一直不知道該如何描述
特別是一種詭異的反差

對於一個職業演奏家來說
布蘭德爾到這個年齡仍維持的很好
當天晚上對我來說得第一個印象就是精準
沒錯 精準
所有的音都像是特別的排列在該有的位置上
所有強弱的變化都像是刻意的放置
固定在那
連任性的漸慢聽起來都是思索後的刻意

是佩服嗎?
好像有一點
是讚嘆嗎?
可能也有一些
但是我想最主要的還是被莫名襲來的精準感壓迫著
很精準 卻也那麼的冰冷
感覺不到一絲絲的熱力

就演奏的主觀觀察來說
我並不喜歡他的演奏
特別是莫名的句尾漸慢
在演奏莫札特時讓人特別的難過
莫札特的句法轉換非常的快速
卻又得像是呼吸一樣的自然
他的漸慢總是讓我覺得被人吊在半空中
不上不下

另一個讓人不舒服的是抽的乾淨俐落不留一點迴響的休止符
對我來說
休止符並不是完全的停止
而是某種情緒的連結
切的乾乾淨淨的海頓
對我來說非常的支離破碎
整個曲子的連續性被打斷
我像是在聆聽樂句和樂句的拼圖
這裡一塊那裡一塊
不知道為什麼讓人非常的不舒服
像是要把車開上高速公路
卻總在剛踩油門就看到此路不通的大標誌

整場音樂會聽下來
我喜歡他的舒伯特勝於舒曼,再來是莫札特和可怕的海頓
他的舒伯特聽起來比較有點人味
雖然還是冷冷的
舒曼的克萊斯勒魂結構上來說還好
但是沒有讓我特別喜歡的部份

他是個知道如何掌控舞台魅力的演奏家
卻讓我在聽完後只有:啊彈完了的感想
真的非常的詭異

安可曲的巴哈讓我傻眼
連莊飾音都在漸慢
也算是一種驚奇吧
舒伯特的即興曲是討喜的曲子
但是很冷,依舊冷冰冰的

所以這場演奏說不上喜歡
也說不上其爛無比
我的心得只有:啊!彈完了!
也是一種特別


小記1:他的巴哈真的彈得非常的奇怪,用非常緩慢的速度下手,再加上裝飾音的漸慢,尾音和裝飾音像是完全被斷成兩截。開始兩個音以後旁邊的老太太居然轉來問我說:這是巴哈的partita嗎?我心裡明明覺得是choral-prelude,卻在奇妙的狀態中也不確定,只能跟她說,我想不是......還好我還有足夠的意識知道這不是partita,這也是種奇幻吧!

小記2:非常熱的夜晚,右手邊是位愛問問題的老太太,不停的想問問題,左手邊是香水男,不停的搧著風,卻也不停的把香水把我臉上搧!不過難得離鋼琴家這麼近,感覺上也是個奇特的體驗。

曲目:
Mozart 9 Variations en ré majeur sur un thème de Duport, K. 573
Schumann Kreisleriana, op. 16
Schubert Six Moments musicaux D. 780, op. 94
Haydn Sonate n°58 en ut majeur, Hob. XVI 48

△ (這不是某法國喇叭廠)


3是一個神秘的數字。

3點固定、3權分立、3位1體、3拍子、3本柱、3筋繩、3人成唬......(我快掰不下去了),還有3重奏。在音響我們談到3,在政治我們談到3,在宗教我們談到3,連賽跑開跑前的倒數也常常是從3開始。

3有著互相制衡的意味,△是達到平衡最簡潔穩固的姿態(圓不是,圓有無限個點),彼此的牽拉,使得整體達到穩定。

3重奏亦可能是音樂世界裡最迷人的組合,無論古典、爵士、民謠,全世界有數不清的3重奏...不同樂器,不同風格;彼此互相扶持,或明爭暗鬥...在這樣的關係上,演出內容無論是一派柔情蜜意,還是表面和諧暗潮洶湧,或根本就是場你打我我打他他打你的3重威脅摔角賽...只要樂手實力平均,默契十足,就會有精采的效果。

(註:剛好想到3重威脅摔角賽[Triple Threat]就寫上來了,這是個相當棒的賽制,選手臨時結盟2打1又拆散換邊互咬讓比賽勝負更難預料,十分有趣。但很可惜無論美日摔角界都沒有好好運用這點子...還請各位原諒我的惡趣味:P )

優秀、迷人,甚至凌厲、驚人的爵士3重奏,上圖HUM那3隻平均年齡在70歲上下的老猴就是;而提博、柯爾托、卡薩爾斯3重奏,亦是我們所追憶的古典色香。

2005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禁錮的慾流- 普列特和史卡拉愛樂的"佩利亞與梅麗桑"

來義大利快三年了
大小音樂會也聽了不少
沒把精采的幾場寫出來好像說不過去
今天就先Po剛寫好的一篇吧
還是新鮮熱辣的喔!

La Scala/2005/11/09

自史卡拉整修重新開放後
我第一次有幸能踏上這個義大利歌劇界的聖堂
不能免俗地
雖以愛樂者的姿態自許
我仍效學當晚的日本旅遊團貪婪而雀躍地對這棟不甚有特色的建築物猛按快門.
也許是補償心態作祟,
因為上次造訪米蘭史卡拉仍被鷹架和帷幕緊縛.
我難得拋下自己被誤認為"亞洲照相族"的自尊對正立面和當晚的演出海報做了最徹底的影像捕捉.
十一月初的北義是有些寒意,
但首度的史卡拉之約和當晚的節目讓我硬是勉力用冰冷的雙手一次次執拗地按下快門.

普列特的名號想必足以讓所有正經的愛樂者興奮莫名.
若是普列特+史卡拉愛樂+德布西的佩利亞與梅麗桑
對喜愛法國歌劇的聽眾怕只有望穿秋水的份了.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7:30開放入場,
望著高聳的樓梯,
登上義大利歌劇頂峰的渴盼讓我快步上階.
我的座位是第五層的左側包廂第一排(史卡拉共六層)
紅絨布的位子頗為舒適但腳部空間略顯狹窄
正對我的是史卡拉最著名的水晶吊燈
大量使用金色的圖案鑲嵌讓這個歷史悠久的劇院(1778年至今)
在融合古典和奢華的巧飾下流露不可一世的輝煌過往
難怪有人說史卡拉是敗絮其外,金玉其內
和米蘭主教座堂相比這個論點確是公允
位子的視野剛好能看到整個舞台和樂團
不過脖子的關節有些吃力就是了
仔細算了一下如果要座在正對舞台的包廂最少需花費台幣5000多
一樓的位子一律是台幣八千
不過好消息是
只要你座在包廂第一排錄音絕無問題(當然專業的隱避手法萬萬不能少)
如果坐在正對舞台的包廂第一排
那恭喜你
如果閣下的攝影機附加針孔鏡頭
全本史卡拉的現場演出就可以在自家DVD Player觀賞
以上不僅和風衣客與偷拍客分享
也是我下一步的計畫
言歸正傳
當晚的觀眾大概只有七成
不知是否和曲目有關
德布西的這部歌劇
和義大利的傳統歌劇相比在聽覺的刺激感上的確遜色許多
對於一個追求激情與感性言諸於外的民族
這等賣座成績也是預料之中吧!
我倒是為普列特叫屈
因為以他今天的身價和年齡(已81了!)
又是指揮法國當代最重要的歌劇作品(即便稱後華格納時代亦當之無愧!)
這等機遇稍縱即逝
即便要再度躬逢其盛怕也機會渺茫
雖少了滿座的盛況
當晚開演前劇院負責人宣布政府刪減音樂家和音樂學院補助的發言
卻引發了我第一次目睹聽眾在劇院吵架的趣事
只聞上下樓包廂的議論和爭執此起彼落
彷彿這已非史卡拉而是鬧市菜場
難怪有人說如果你要在機場分別哪些是義大利人
只要看那些在酒吧和餐廳講個不停的就八九不離十了
還好後來對面包廂一位老先生的正義之言讓眾論平息
他說:"這裡是歌劇院, 不是酒吧, 你們給我安靜一點!"
看著樂團成員踏著地板給予掌聲
那些雞婆的聽眾也只好住嘴了
對我來說這大概也是絕無僅有的經驗
無時無刻 場地不拘都能開罵的
義大利人稱第二大概無人敢稱第一了
普列特在這段爭吵結束後緩步出場
以他招牌的燦爛笑容向聽眾致意
Grazie a Dio!(感謝上帝的義大利文)
我終於可以開始聽歌劇了
雖然這齣歌劇的音樂性保有了德布西一貫沉鬱的特質(甚至可以說晦暗)
但普列特開場的處理手法明顯的趨於拘謹
若非史卡拉愛樂發揮一流樂團的水平
似乎刻意壓低的音量和有些平板的樂句
幾乎要讓我懷疑台上的真是普列特本人
不過這麼說也許將普老大過度扁低了
實際上佩利亞與梅麗桑的前三幕本來就有如霧裡看花
弦樂的聲線雖涓涓潺流但整體的感覺是叫人迷盲的
普列特的手法應該是保留所有的情緒在之後釋放
所以平靜謹慎的聲音和更弱的弱奏
就是激情烈日出頭前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吧!
不過普列特的決定該也與當晚的歌手演出息息相關
當晚的女高音Mireille Dellunsch是近幾年最受青睞的梅麗桑
修長的體態和受過法國藝術歌曲訓練的背景
讓她的梅麗桑有過人的說服力
搭配加拿大籍的新生代男中音Russel Braun飾佩利亞
另一位男中音Marc Barrard飾戈羅
整體陣容應是現在的一時之選(史卡拉對歌手的選擇非常嚴謹)
但是當晚歌手的演唱在速度上偏慢
在這把重點放在聲音質感和細膩音色變化的歌劇裡
歌手和指揮的搭配是十分具有關鍵性的
有鑑於較為平舖直述的演唱方式
我想大師也不得不把重點從戲劇性的突顯轉移到仔細深耕音樂的內裡
不過也因為這種選擇
史卡拉的長處和身價更加突顯了出來
豐潤富麗的弦樂音色和富有光澤卻兼有厚實音質的木管樂部
雖然高音部分顯得緊滯但協奏時的協調感和音色都足以說明史卡拉的高水平
唯一的敗筆該是銅管和當晚的豎琴
銅管音色缺乏亮度, 表現力也顯得呆板
豎琴的表演以靈秀為宗
這點史卡拉的豎琴和巴黎團的相比明顯就遜一截
樂團是音樂培養出來的
史卡拉艷麗的弦樂和能製造大音量卻不十分精緻的銅管
恰恰就是義大利歌劇傳統下催生的效果
在著重戲劇性並以弦樂為重的主流下
史卡拉所代表的就是義大利樂團最典型的式樣
聽那迷人的中音域在管絃樂協奏下恣意奔放
兩千多台幣的門票還是划算的


德布西的這部歌劇可說是當時劃時代的產物
因為他打破了歌劇必須要固定安插詠嘆調的成規
序曲和幕間的間奏曲也以交代歌詞無法表達的情感內涵為主
連貫和統一的意義大於裝飾性
另一個特點是這部歌劇幾乎完整保留了原劇作家Materlink所寫的內容
完全以作家的散文體為準
用意不僅在突顯法語典雅的藝術特質
也期望做到他心目中讓整部歌劇的音樂像源頭活水般生流不息的境界
這個初衷替歌劇本身在欣賞上增加了很多的難度
不僅要緊扣歌詞和音樂
還要負責解碼
層層抽絲剝繭每個音符背後德布西隱隱付諸關於宿命與激情的印記
每個角色都無可自拔地實現他的宿命
命定與悲情就是德布西對佩利亞與梅麗桑下的註腳
一貫的陰暗色澤和無與倫比的弦樂部轉調
加上極至洗鍊又清麗脫俗的女高音和深情繾綣的男中音
真是完全以靈秀之氣一以貫之的傑作!

在德布西的觀念裡
華格納是起點而不是終點
這可以他們兩人的傑作中完美如活水般流動的管弦樂配器法觀之
但最大的歧異在於
華格納浩浩漡漡行之於外的音樂手法
和德布西欲言又止交錯掩映的象徵藝術
同樣追求"終極藝術"
於開宗立派和國家主義的榮耀心所使
這兩位法蘭西和德意志的音樂巨人
留下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樂音
德布西在創作這部歌劇時確有除舊佈新的決心
此外華格納的陰影更激勵他將心目中的歌劇雛型付諸現實
在他談及心目中的理想劇作家時說到
"對我而言, 理想的劇作家只能述說一半的內容, 有能力創作一個不受時間與空間約制的故事"
未知卻注定的矛盾氛圍一向是德布西創作的核心精神
如果說華格納在他偉大的"崔斯坦與伊索德"中仍有以音樂塑造悲劇的企圖
德布西無所為而為的手段則意謂了更大膽的嘗試
整部歌劇德布西都沒有要去"創造"高潮
音樂自由的發展循著哀愁的預感佈漫
你無須期待悲劇
因為樂音每秒的行進已讓你感覺悲劇的如影隨形
以無形之音駕馭整體的戲劇效果雖不免讓人抓不著重心
但細細品味內心卻不絕現起錘鍊功深的讚嘆
恰如太極的螺絲勁
外表平淡無奇但禦敵則摧枯拉朽
聽懂佩利亞與梅麗桑竟覺得崔斯坦與伊索德也變的淺明易懂了
或是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效?


哈 差點忘了是寫現場音樂會報導
總之在這種種的特質下
普列特和史卡拉把所有的能量保留給下半場
也是這齣歌劇最精采的第四幕"悲劇的告白"
話說半個小時的中場休息後
樂團在第四幕的序曲果然完全拋開前三幕的緊張感
弦樂部明顯的放鬆許多
這種如釋重負後的舒緩意外的營造了真正的戲劇感
這一幕是本齣歌劇最先被完成的一幕
不僅有最多的高潮也有最了不起的創意
例如當佩利亞終於向梅麗桑說出"我愛你"時
管絃樂不是激情強奏而是完全靜止的
梅麗桑回應"我也愛你, 從我第一眼看到你就愛上你"時也以異常微弱的音量唱出
最熾烈的情感卻以最靜默的方式表達
不容易領會但具有難以言諭的魅力
普列特當然也意識到這個絕無僅有的特色
從第四幕第三景佩利亞自語要在當晚向梅麗桑告白的高潮前夕
聽眾就感到樂團和指揮正聯手加溫
之前的含蓄一掃而空
義式的激情融合法式的隱喻
在佩利亞激動地傾吐"我終於找到你...終於找到你...我不信這世上有如此完美的女子."時
如火山爆炸般猛然迸發滾燙的管弦樂協奏
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消融了我對大師的不敬
那是令我永誌難忘的協奏
普列特神奇的魔法在第四幕最後戈羅發現兩人幽會並且以利劍擊殺佩利亞時重現
情緒瞬間被提升至最高點
關鍵時刻的驚人表現
的確足以化平淡為雋永
最終幕是火山爆發後熔岩的冷卻階段
在梅麗桑氣若遊絲的臨終絮語下
管絃樂的表現力也幾乎歸零
但德布西的巧妙佈局
就是讓你不能輕易睡著
當戈羅盤問臨死前的梅麗桑是否喜歡佩利亞
普列特再度帶領史卡拉上演激烈的管絃樂表演
然後德布西以他最鍾愛的弦樂弱奏
向仙女般的梅麗桑深情作別
結束這齣歌劇
卻放任那揮之不去的悲情持續的擴散
恰如普列特高大而蒼老的身影
和悠遊在每個音符之上的手勢
不間斷地以清澈和明朗的姿態
流向每個愛樂者心目中記憶的大海

2005年11月14日 星期一

錄音師扮什麼?

發表於20041108

對於一位熟練的錄音師來說,其對音樂的態度決定了他的錄音成果。錄音技術不是秘密或高科技,執行的「人」決定了絕大部分的成果,世界上第一個制式的錄音方式被稱為ORTF,一些人立刻會聯想到「法國國立電視廣播局」,沒錯,它正是由此機構發展出來的,法國大部分的錄音師出身於此機構,ORTF簡單的說,就是採取所謂兩支麥克風的拾音方式,而兩支麥克風微妙的距離、角度、及放置地點,取決於錄音師的技術與經驗,SOLSTICE、BNL或TIMPANI的錄 音都屬於這個方式。英、美主流的多軌錄音方式是另一種思考,個別錄下每一聲部的聲音,經過混音、加入人工殘響,企圖模擬出真實、甚或是完美(他們所認為的)的演奏狀況。

這兩種錄音方式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對真實音樂聲響的信任」,前者鉅細靡遺的記錄現場所有的聲音,這時錄音師的難題在「如何讓這龐雜的聲音資訊取得最適切的平衡」,為此他們被迫要去作一個真實的欣賞者,否則他將在這股聲音洪流之中迷失方向。但後者則不需要,錄音師的工作很簡單且無足輕重,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錄音之後的混音,這時他成為指揮家的助手,混音師有時是指揮家自己(如卡拉揚),在這種方式之下,各聲部可以剪接修整,各種聲部的平衡可以任意Q出來,各種場所的殘響可以模擬,這樣的音樂完美嗎?有人會說見仁見智,真的是見仁見智嗎?

我簡化了錄音的其他問題,很直接的來看這兩種錄音中錄音師角色的差異,之前許多網友作了各種比喻,我都不認為很恰當,我認為錄音師該與演奏家一樣,是獨立的完成他們各自的工作,演奏家使用樂器或自己的聲音認真的發出聲音成為音樂,錄音師則認真地讓這「音樂」、而非「聲音」忠實的被記錄下來。

中性廢物

發表於20041101

我認為「中性」是非常奇怪的形容詞,「中性」到底是什麼呢?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快不慢?不激烈也不平和?有點刺耳又有點悶?有點光澤又有點暗?到底 「中性」是什麼?是一種「平衡」嗎?不!長久以來我觀察大家對「中性」的用法,我認為「中性」是一種「妥協的平衡感」,是一種「安全範圍的表現力」,「中 性」是掩飾某種缺陷的拖詞,「中性」,我認為這個詞彙是一種模糊地帶,是一種鄉愿。

所以我從不以為「中性」是種讚美,更以為「中性」一詞應該被廢除,音響器材應當表現出音樂資訊中所有的細節與情緒,前者是所謂的「音響性」,後者是所謂的 「音樂性」,兩者應當兼而有之,播放吉他錄音不只讓人聽出來是把吉他,而且要感受到某種程度的「真實」,更要表現出優秀演奏家使用昂貴樂器應有的「質感」,這些都是一個「正確」的系統應當做到的。

音樂欣賞,以唯心的觀點來看,CD隨身聽加耳機就可以讓人達成「完全欣賞」,這我有充足的經驗,打從以台灣老式組合音響聽台版LP、卡式錄音帶、CD隨身聽加不到200元的耳塞式耳機、垃圾堆撿來音箱DIY、到具備一套制式音響,經歷了17個年頭,我對音樂的90%以上的觀念、心得與瞭解都建立在這時期, 但我仍對那些否定音響價值的愛樂者們不以為然,因為,對一個認真的欣賞者來說,我們應當不斷朝一種「理想」邁進,完整的聽見所有音樂中的資訊不只是音響性的追求,更是一種欣賞境界的追求,一種欣賞質感的追求。

2005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教堂中的音樂

1962 年,音樂家Carl de Nys與名錄音師夏蘭,這兩位教會音樂狂熱份子的合作,成就了許多偉大的宗教作品錄音,包括錄製於巴黎聖母院的法朗克巨構「八福」,使用十名獨唱者、合唱團、管弦樂團、與兩座管風琴,八百年前,正是在在同一個殿堂中,古典音樂的幼苗萌發了。

巴黎聖母院這樣的哥德式大教堂,主宰了歐洲千年來的宗教生活,但絕不只如此,在那些聖經故事的雕像畫作、七彩的鑲嵌玻璃窗、與複雜又規律的建築結構之間, 它們甚至引導了審美品味,有誰在吟唱葛力果聖歌之際,腦中不會由然地響起這廊柱間的迴盪?雖不表列於樂譜、但複音大師們必然將這豐富的自然和聲視為理所當然的效果,管風琴製作者能不考慮到這龐大樂器的「共鳴箱」、從而精心設計該琴的置放、規模、甚至是笛管的音色、乃至於鼓風的力道與反應嗎?當管風琴演奏者馳騁於鍵盤、或潛心於創作時,又怎能不被充溢於此空間中的聲響所包圍、激動、與啟發呢?而這一切的美的表現,又怎能不回過頭來逼迫每一個建築師去捲入在這個審美品味的巨流,從所有外顯的裝飾與結構、直至內在的、那神秘的聲音之中?

如此,一位作曲家,當他受了宗教情感的激動,憑藉內心的想像創作的當兒,那僅成形於腦海的音樂必定不是全然獨立於空間之外的,而是上演於他「內心的教堂」之中。

夏蘭在錄製他的宗教音樂,借來雲梯車將麥克風架在教堂高度一半的位置,這樣的錄音軼事並不是要我們去檢視其錄音成果如何,故事的重點在於,錄音師的執著,來自審美品味將教堂空間與宗教音樂視為理所當然的一體,這不是辯證的結果,而是文化中根本的一個部份。

2005年11月7日 星期一

德式古典主義


寫於二○○五年五月一日,未完成…


古典主義是什麼?許多人這樣問道。

無論是希臘的遺產、或是西歐以法國為中心的宗教及宮廷所發展出來的所謂「古典主義」,可以很簡單的以一句話來說明-「以形式規範人心」,這句話可以分兩個 層次來理解,第一、形式本身即代表一種精神,第二、形式確立了情感抒發的純粹性。敏感的人可以嗅出其中所包含的強烈理性主義與道德批判的成分。

鍾嶸詩品序中如此說道:「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行諸舞詠。」人將心中所懷所感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這是藝術的根源,但在「行諸舞詠」之先,得 為了這「舞」或「詠」的「形式」,花上多大的氣力呢?從「表達人心的形式」進到「以形式規範人心」,中間是多麼漫長艱辛的文化塑造啊!我們在中國、希臘、 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與義大利身上看見形式如何與情感合而為一,並使情感表達變得更為深刻與優雅,但、這些卻是此時的德國文化無法給予的東西。

德國人在此顯的多麼像他們的蠻族祖先,情感豐富、心靈健壯而敏感,但卻無法抒發,或者說,他們必須藉著拉丁人所建立的方式以求更高層次的抒發其感情,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無奈的必然、卻與其天性格格不入。

在這種情勢之下,德國可曾有過真正的古典主義嗎?如果沒有,那「古典樂派」豈不在德國人手中成為音樂史上最美的花朵嗎?且容我將之稱為「德式古典主義」,它與真正的古典主義有著相似的外貌、與截然不同的運作方式。

2005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馬格納雜談 之一

馬格納是法朗克的學生,不過,我認為他是最不具法朗克氣質的一位。

馬格納應該被放在與但第、胡賽爾、維央納至於奧乃格的這一支流上,對比於法朗克、蕭頌、羅帕茲等人色彩鮮豔、講究配器的細緻,乃至於德布西極端追求細膩品味的印象派風格,馬格納更重視音樂塑造感情的強度,其中,力勢主導著一切,這不只表現在管弦樂合奏的動態起伏、也表現在對於曲式結構的執著上,這是貝多芬的精神,馬格納在配器上毫不掩飾來自華格納的影響,而藉著馬格納,我們且窺見了馬勒的根源。

我們不該忘記必定是一種精神主導著作曲家採取他的作曲方式,對馬格納來說,與貝多芬相同,對於自由、正義、博愛的勇敢無畏成為他的創作泉源,他曲中的維納斯更像是迎風展翅的勝利女神,而他在德雷福事件中那聲轟然的吶喊「正義的禮讚」成為他的圖騰。

德雷福事件,有人說這事件之後,歐洲才有了真正的知識份子階級。這事件中的醜惡絕不下於任何小說中的陰謀算計,國家安全、民族正義、陰謀抹黑、攻訐、毀謗、甚至謀殺的各種藉口與手段,都沒有讓 堅持正義的人退縮,相反的,他們最後終於看見了正義的勝利,這時,誰是政治家?誰是作家?哲學家?教授?畫家?音樂家?都不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引以為豪的階級-知識份子!這正義不是平白得來的,知識份子不該忘記他們的光榮名字由這道深深的歷史傷痕所雋刻。

回到正題,這張CD除了「正義的禮讚」與「維納斯的禮讚」之外,還有一個「古代風格的舞蹈組曲」,這是受了當時所流行的復古運動的影響,理查˙史特勞斯、拉威爾、皮爾奈等人也寫作了類似的作品,皆是以法國路易宮廷管弦樂組曲為根據,運用近代手法做出新的詮釋,與其他人不同的是,馬格納似乎不甚在乎宮廷情調或巴洛可氣質,而是取其形式加以運用罷了,管弦書法的筆力仍一本強勁。

2005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凡稚隨筆(3) 典雅的熱情- Marcelle Meyer

另一篇有點久的文了....不好意思喔

IMGP0927

昨天在唱片行逛來逛去
進行走路瘦身運動
沒想到在要回家的前一刻
突然在架上看到了Marcelle Meyer
我非常喜歡的女鋼琴家(其實對我來說是鋼琴的女神之一)
未發行過的CD
當我看到第一首是蕭邦的船歌時
我差點就要激動的落下眼淚
因為她曾說過她很喜歡蕭邦
但是在留下為數不多的錄音中
我卻從來沒看到蕭邦的蹤影

Marcelle Meyer生於1897年的lille
不像一般音樂世家出身的音樂家
她的父母親只是單純的愛樂者
讓他們的女兒們去學音樂
但是Marcelle Meyer卻在12歲就得到了liile音樂院的首獎
之後到巴黎先後跟馬格麗特隆,科爾托和維那斯學習

她的演奏線條細膩而優雅
音色亮麗並且充滿著魅力

在她演奏的船歌中
我感覺到了她完美的均衡感
創造出了典雅無比的氛圍
然後讓亮麗的音色像是小花苞般的開始綻放
直到熱情開始燃燒
放出炙烈的光芒

是美極了
讓我到現在還像是在夢境一般

這唯一的一首蕭邦
連結了所有她由演奏巴洛克時期一直到六人團的所有思惟
對我道出了她心中的音樂
她心中的美

凡稚隨筆(2) 喜歡的層次

很久很久前寫了篇小短文
就當作是這個部落格的緣起吧........


就我而言
喜歡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層次

先不以音樂而以單純的吃碗牛肉麵為例好了
我喜歡吃某一家的牛肉麵
可能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就只是心裡單純的直覺想吃這一家而已
也可能是因為特別手法所煮出來的牛肉
不同的調味方法 不同製法的麵條
甚至只是因為廚師隨手撒的幾片蔥花
讓我覺得吃完後有口齒留香的感覺

如果硬要理清自己的頭緒 想明白自己喜歡的原因
有的人可以明確的想出些理由
有的人卻認為喜歡就是喜歡
沒什麼特別的理由
也沒什麼特別的道理
不同層次的喜歡並不代表著水準的高低
重要的是那一種體會的感覺

同時
不同的時間
不同的地點
不同的體驗
都會讓人有不同的想法
現在會喜歡不代表著明年會喜歡
更不代表找到了真愛

記得剛聽音樂時
好喜歡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
三年以後的某一天
突然覺得他俗不可耐
從此
只有在路邊或是廣播中無意聽到再相逢
但是又隔了好幾年以後
總覺得柴可夫斯基對我來說早已是過去式時
沒想到居然有人的演奏
讓我覺得 這首曲子還是有很多可愛的地方
時至今日
如果想跟我鬼扯蛋聊這首曲子
不管我的褒貶
我們可能還能聊的蠻高興的
但是如果真要問我
我到底喜不喜歡這首曲子
我真的無從回答起

就像一碗牛肉麵一樣
看心情 看時間 看場所 看跟什麼人
我才能決定吃不吃這碗麵

品頭論足也有很多種層次
有的人只是隨口打屁聊天
有的人想要理性溝通
有的人不想聽別人說只想自己講

聽眾也是百百種
有的聽眾愛聽大道理 有的聽眾只想聽笑話
對應不同的方式
說的人有不同的說法
一個聽眾也有權力選擇他的態度
比較討厭的是大家常總以為自己永遠是對的
卻又常忘記自己以前做過的錯誤示範

台灣的社會是個喜歡比賽的社會
連聽音樂也是
比誰的CD多 比誰的資料齊 比誰的英文好
比誰的消息靈通 比誰的錢多 比誰教育水準高
比誰的老師有名 比誰邏輯好
比誰吵架大聲

才子佳人何其多
但是我覺得在音樂的世界裡 只有聽到的音樂才算數
只寫樂評不聽音樂的人 只是在作文
只看樂評不聽音樂的人 只是在看書
與音樂何干
有人只想告訴我他又買到了啥希世珍寶
那我不如去遊山玩水看電影吃東西
有人說是一套 寫是另一套
我想我的生命該有更好的浪費方式
有人跟你說某書說某人是難得的不世出演奏天才
所有人都說他好絕對不會不好
我卻只想聽音樂

我喜歡音樂
有著各種不同的層次
有時想知道小故事
有時想了解演奏的技巧
有時想隨著音樂舞動
有時想知道結構和聲
有時只想讓自己一片空白待在音樂裡

這是我和音樂的愛情故事
如果要我告訴你
我只想對你訴說我們之間各式各樣的愛情故事
很主觀
很不科學
你只要挑你想聽的
正如我們都只想跟自己喜歡的人談戀愛

這 就足夠

2005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本屆國際蕭邦大賽追記

前言:Blog建立好幾天了,大家都很禮讓,或是還在醞釀,所以暫時沒有文章。 那就由在下先出馬吧。

本屆主辦單位順應時代潮流,全程賽事不只經由電視/廣播進行轉播,
還利用了網路這美好的萬惡媒介,讓全世界零時差收看精采比賽。

更甚者,目前除了頒獎典禮及頒獎後concert,大部分的賽事內容,
都能在網站上觀賞到,連線品質及音畫質還挺不錯的,真是驚人的手筆,連結如下。

http://www.itvp.pl/chopin/i.tvp/

因為每天要上課的關係,我並沒有全程追看,假如真的全程追看的話,
恐怕我已經因為連日熬夜爆肝而躺在醫院裡面了。

我只談當下看到(或者後來掱到錄音再聽)的幾個鋼琴新秀。

1.Dong Min Lim (林東明) 使用山葉
林東赫,想必大家都不大陌生,由阿格麗希掛保證,在EMI出了一張CD。這位林東明是哥哥,兩兄弟一起參加,並列第三獎(...)。

林東明的節奏可以感覺到拘謹硬調的機械感,決賽的協奏曲,聽來覺得枯燥, 何況是更柔軟的夜曲(in頒獎後演奏會)?媽呀...只能說不過不失吧。但就"製造"出"強力的音響"來說,他是頗有潛力的,這可能是他通過初複賽的理由。

2.Rafal Blechacz (拉菲 布拉哈) 使用史坦威
跟林東明剛好形成對比,在椅子上虛晃得最少,表情最沉穩,手指呈現穩定而靈敏的躍動感,如果有追看頒獎後concert的朋友可以發現,即使在獲賞後,壓力剛釋放,心情正興奮,精神最鬆散的當下,台風依舊穩健, 真不愧是奪下首獎(及協奏曲 馬厝卡 波蘭舞曲三小獎)的男人,

穩定求發展是克敵制勝的法門,布拉哈再度證明了這一點。

3.Takashi Yamamoto (山本貴志) 使用山葉
令人感到有法國味的日本新秀,因為他的表現實在是驚喜與脫力參半(跟隨性的法國團很像)。決賽協奏曲失敗在太過躁進的慢板,但是他的夜曲卻是整場頒獎後演奏會,最讓我驚喜的。

音質凝淨(密度,乾淨)、旋律節奏柔軟流暢,卻又相當有自己的味道,要在我手邊的CD裡找同性質的演奏,還真不容易。

4.Dong Hyek Lim (林東赫) 使用史坦威
以林東赫已經成為職業演奏家的角度,這次比賽的表現,他必然不滿意,阿格麗希也不滿意。但還是可以聽出他的基本功下得比哥哥好,手指律動柔軟自然,哥哥的口味比較重辣。

泡菜兩兄弟並列第三獎我不大服氣,但是他們在決賽的表現是比山本要穩定,這理由可接受。

(以下為追加感想)

比賽這檔子事總是壓力,先研究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是五洲製藥吳董事長的...啊,扯遠了,先力保穩定不失,再講求表現,這個"表現",大概是更優越的技術,或個人特質,或"美"吧?只是當心情戰戰兢兢,屏除雜念到只剩下機械化的無念,作什麼也很難美得起來。

再說,比賽一場又一場之後,終於有幸(?)成為職業演奏家,面對無垠的新曲目、聽眾每次買票看你登台,不啻是不同地點、不同曲目;沒有公版排名、對手只有自己的嚴苛比賽。

而且,賽程終其一生。

人生可不是一場兩場比賽結束就幸福美滿囉,雖然喜劇電影看起來總像這樣。
所以請及早明白,人生有苦也有樂,學會適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