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4日 星期一

中性廢物

發表於20041101

我認為「中性」是非常奇怪的形容詞,「中性」到底是什麼呢?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快不慢?不激烈也不平和?有點刺耳又有點悶?有點光澤又有點暗?到底 「中性」是什麼?是一種「平衡」嗎?不!長久以來我觀察大家對「中性」的用法,我認為「中性」是一種「妥協的平衡感」,是一種「安全範圍的表現力」,「中 性」是掩飾某種缺陷的拖詞,「中性」,我認為這個詞彙是一種模糊地帶,是一種鄉愿。

所以我從不以為「中性」是種讚美,更以為「中性」一詞應該被廢除,音響器材應當表現出音樂資訊中所有的細節與情緒,前者是所謂的「音響性」,後者是所謂的 「音樂性」,兩者應當兼而有之,播放吉他錄音不只讓人聽出來是把吉他,而且要感受到某種程度的「真實」,更要表現出優秀演奏家使用昂貴樂器應有的「質感」,這些都是一個「正確」的系統應當做到的。

音樂欣賞,以唯心的觀點來看,CD隨身聽加耳機就可以讓人達成「完全欣賞」,這我有充足的經驗,打從以台灣老式組合音響聽台版LP、卡式錄音帶、CD隨身聽加不到200元的耳塞式耳機、垃圾堆撿來音箱DIY、到具備一套制式音響,經歷了17個年頭,我對音樂的90%以上的觀念、心得與瞭解都建立在這時期, 但我仍對那些否定音響價值的愛樂者們不以為然,因為,對一個認真的欣賞者來說,我們應當不斷朝一種「理想」邁進,完整的聽見所有音樂中的資訊不只是音響性的追求,更是一種欣賞境界的追求,一種欣賞質感的追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