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禁錮的慾流- 普列特和史卡拉愛樂的"佩利亞與梅麗桑"

來義大利快三年了
大小音樂會也聽了不少
沒把精采的幾場寫出來好像說不過去
今天就先Po剛寫好的一篇吧
還是新鮮熱辣的喔!

La Scala/2005/11/09

自史卡拉整修重新開放後
我第一次有幸能踏上這個義大利歌劇界的聖堂
不能免俗地
雖以愛樂者的姿態自許
我仍效學當晚的日本旅遊團貪婪而雀躍地對這棟不甚有特色的建築物猛按快門.
也許是補償心態作祟,
因為上次造訪米蘭史卡拉仍被鷹架和帷幕緊縛.
我難得拋下自己被誤認為"亞洲照相族"的自尊對正立面和當晚的演出海報做了最徹底的影像捕捉.
十一月初的北義是有些寒意,
但首度的史卡拉之約和當晚的節目讓我硬是勉力用冰冷的雙手一次次執拗地按下快門.

普列特的名號想必足以讓所有正經的愛樂者興奮莫名.
若是普列特+史卡拉愛樂+德布西的佩利亞與梅麗桑
對喜愛法國歌劇的聽眾怕只有望穿秋水的份了.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7:30開放入場,
望著高聳的樓梯,
登上義大利歌劇頂峰的渴盼讓我快步上階.
我的座位是第五層的左側包廂第一排(史卡拉共六層)
紅絨布的位子頗為舒適但腳部空間略顯狹窄
正對我的是史卡拉最著名的水晶吊燈
大量使用金色的圖案鑲嵌讓這個歷史悠久的劇院(1778年至今)
在融合古典和奢華的巧飾下流露不可一世的輝煌過往
難怪有人說史卡拉是敗絮其外,金玉其內
和米蘭主教座堂相比這個論點確是公允
位子的視野剛好能看到整個舞台和樂團
不過脖子的關節有些吃力就是了
仔細算了一下如果要座在正對舞台的包廂最少需花費台幣5000多
一樓的位子一律是台幣八千
不過好消息是
只要你座在包廂第一排錄音絕無問題(當然專業的隱避手法萬萬不能少)
如果坐在正對舞台的包廂第一排
那恭喜你
如果閣下的攝影機附加針孔鏡頭
全本史卡拉的現場演出就可以在自家DVD Player觀賞
以上不僅和風衣客與偷拍客分享
也是我下一步的計畫
言歸正傳
當晚的觀眾大概只有七成
不知是否和曲目有關
德布西的這部歌劇
和義大利的傳統歌劇相比在聽覺的刺激感上的確遜色許多
對於一個追求激情與感性言諸於外的民族
這等賣座成績也是預料之中吧!
我倒是為普列特叫屈
因為以他今天的身價和年齡(已81了!)
又是指揮法國當代最重要的歌劇作品(即便稱後華格納時代亦當之無愧!)
這等機遇稍縱即逝
即便要再度躬逢其盛怕也機會渺茫
雖少了滿座的盛況
當晚開演前劇院負責人宣布政府刪減音樂家和音樂學院補助的發言
卻引發了我第一次目睹聽眾在劇院吵架的趣事
只聞上下樓包廂的議論和爭執此起彼落
彷彿這已非史卡拉而是鬧市菜場
難怪有人說如果你要在機場分別哪些是義大利人
只要看那些在酒吧和餐廳講個不停的就八九不離十了
還好後來對面包廂一位老先生的正義之言讓眾論平息
他說:"這裡是歌劇院, 不是酒吧, 你們給我安靜一點!"
看著樂團成員踏著地板給予掌聲
那些雞婆的聽眾也只好住嘴了
對我來說這大概也是絕無僅有的經驗
無時無刻 場地不拘都能開罵的
義大利人稱第二大概無人敢稱第一了
普列特在這段爭吵結束後緩步出場
以他招牌的燦爛笑容向聽眾致意
Grazie a Dio!(感謝上帝的義大利文)
我終於可以開始聽歌劇了
雖然這齣歌劇的音樂性保有了德布西一貫沉鬱的特質(甚至可以說晦暗)
但普列特開場的處理手法明顯的趨於拘謹
若非史卡拉愛樂發揮一流樂團的水平
似乎刻意壓低的音量和有些平板的樂句
幾乎要讓我懷疑台上的真是普列特本人
不過這麼說也許將普老大過度扁低了
實際上佩利亞與梅麗桑的前三幕本來就有如霧裡看花
弦樂的聲線雖涓涓潺流但整體的感覺是叫人迷盲的
普列特的手法應該是保留所有的情緒在之後釋放
所以平靜謹慎的聲音和更弱的弱奏
就是激情烈日出頭前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吧!
不過普列特的決定該也與當晚的歌手演出息息相關
當晚的女高音Mireille Dellunsch是近幾年最受青睞的梅麗桑
修長的體態和受過法國藝術歌曲訓練的背景
讓她的梅麗桑有過人的說服力
搭配加拿大籍的新生代男中音Russel Braun飾佩利亞
另一位男中音Marc Barrard飾戈羅
整體陣容應是現在的一時之選(史卡拉對歌手的選擇非常嚴謹)
但是當晚歌手的演唱在速度上偏慢
在這把重點放在聲音質感和細膩音色變化的歌劇裡
歌手和指揮的搭配是十分具有關鍵性的
有鑑於較為平舖直述的演唱方式
我想大師也不得不把重點從戲劇性的突顯轉移到仔細深耕音樂的內裡
不過也因為這種選擇
史卡拉的長處和身價更加突顯了出來
豐潤富麗的弦樂音色和富有光澤卻兼有厚實音質的木管樂部
雖然高音部分顯得緊滯但協奏時的協調感和音色都足以說明史卡拉的高水平
唯一的敗筆該是銅管和當晚的豎琴
銅管音色缺乏亮度, 表現力也顯得呆板
豎琴的表演以靈秀為宗
這點史卡拉的豎琴和巴黎團的相比明顯就遜一截
樂團是音樂培養出來的
史卡拉艷麗的弦樂和能製造大音量卻不十分精緻的銅管
恰恰就是義大利歌劇傳統下催生的效果
在著重戲劇性並以弦樂為重的主流下
史卡拉所代表的就是義大利樂團最典型的式樣
聽那迷人的中音域在管絃樂協奏下恣意奔放
兩千多台幣的門票還是划算的


德布西的這部歌劇可說是當時劃時代的產物
因為他打破了歌劇必須要固定安插詠嘆調的成規
序曲和幕間的間奏曲也以交代歌詞無法表達的情感內涵為主
連貫和統一的意義大於裝飾性
另一個特點是這部歌劇幾乎完整保留了原劇作家Materlink所寫的內容
完全以作家的散文體為準
用意不僅在突顯法語典雅的藝術特質
也期望做到他心目中讓整部歌劇的音樂像源頭活水般生流不息的境界
這個初衷替歌劇本身在欣賞上增加了很多的難度
不僅要緊扣歌詞和音樂
還要負責解碼
層層抽絲剝繭每個音符背後德布西隱隱付諸關於宿命與激情的印記
每個角色都無可自拔地實現他的宿命
命定與悲情就是德布西對佩利亞與梅麗桑下的註腳
一貫的陰暗色澤和無與倫比的弦樂部轉調
加上極至洗鍊又清麗脫俗的女高音和深情繾綣的男中音
真是完全以靈秀之氣一以貫之的傑作!

在德布西的觀念裡
華格納是起點而不是終點
這可以他們兩人的傑作中完美如活水般流動的管弦樂配器法觀之
但最大的歧異在於
華格納浩浩漡漡行之於外的音樂手法
和德布西欲言又止交錯掩映的象徵藝術
同樣追求"終極藝術"
於開宗立派和國家主義的榮耀心所使
這兩位法蘭西和德意志的音樂巨人
留下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樂音
德布西在創作這部歌劇時確有除舊佈新的決心
此外華格納的陰影更激勵他將心目中的歌劇雛型付諸現實
在他談及心目中的理想劇作家時說到
"對我而言, 理想的劇作家只能述說一半的內容, 有能力創作一個不受時間與空間約制的故事"
未知卻注定的矛盾氛圍一向是德布西創作的核心精神
如果說華格納在他偉大的"崔斯坦與伊索德"中仍有以音樂塑造悲劇的企圖
德布西無所為而為的手段則意謂了更大膽的嘗試
整部歌劇德布西都沒有要去"創造"高潮
音樂自由的發展循著哀愁的預感佈漫
你無須期待悲劇
因為樂音每秒的行進已讓你感覺悲劇的如影隨形
以無形之音駕馭整體的戲劇效果雖不免讓人抓不著重心
但細細品味內心卻不絕現起錘鍊功深的讚嘆
恰如太極的螺絲勁
外表平淡無奇但禦敵則摧枯拉朽
聽懂佩利亞與梅麗桑竟覺得崔斯坦與伊索德也變的淺明易懂了
或是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效?


哈 差點忘了是寫現場音樂會報導
總之在這種種的特質下
普列特和史卡拉把所有的能量保留給下半場
也是這齣歌劇最精采的第四幕"悲劇的告白"
話說半個小時的中場休息後
樂團在第四幕的序曲果然完全拋開前三幕的緊張感
弦樂部明顯的放鬆許多
這種如釋重負後的舒緩意外的營造了真正的戲劇感
這一幕是本齣歌劇最先被完成的一幕
不僅有最多的高潮也有最了不起的創意
例如當佩利亞終於向梅麗桑說出"我愛你"時
管絃樂不是激情強奏而是完全靜止的
梅麗桑回應"我也愛你, 從我第一眼看到你就愛上你"時也以異常微弱的音量唱出
最熾烈的情感卻以最靜默的方式表達
不容易領會但具有難以言諭的魅力
普列特當然也意識到這個絕無僅有的特色
從第四幕第三景佩利亞自語要在當晚向梅麗桑告白的高潮前夕
聽眾就感到樂團和指揮正聯手加溫
之前的含蓄一掃而空
義式的激情融合法式的隱喻
在佩利亞激動地傾吐"我終於找到你...終於找到你...我不信這世上有如此完美的女子."時
如火山爆炸般猛然迸發滾燙的管弦樂協奏
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消融了我對大師的不敬
那是令我永誌難忘的協奏
普列特神奇的魔法在第四幕最後戈羅發現兩人幽會並且以利劍擊殺佩利亞時重現
情緒瞬間被提升至最高點
關鍵時刻的驚人表現
的確足以化平淡為雋永
最終幕是火山爆發後熔岩的冷卻階段
在梅麗桑氣若遊絲的臨終絮語下
管絃樂的表現力也幾乎歸零
但德布西的巧妙佈局
就是讓你不能輕易睡著
當戈羅盤問臨死前的梅麗桑是否喜歡佩利亞
普列特再度帶領史卡拉上演激烈的管絃樂表演
然後德布西以他最鍾愛的弦樂弱奏
向仙女般的梅麗桑深情作別
結束這齣歌劇
卻放任那揮之不去的悲情持續的擴散
恰如普列特高大而蒼老的身影
和悠遊在每個音符之上的手勢
不間斷地以清澈和明朗的姿態
流向每個愛樂者心目中記憶的大海

4 則留言:

林主惟 提到...

本想把抗議照貼上來
結果回應處不給貼
只好請各位自行前往觀賞

請看

當天你在場嗎?

wayfarer(遠道者) 提到...

這篇真是精彩,尤其描寫義大利團演奏這首名曲奇妙景象(完全可以理解),好像"原音重現"一樣。害我忽然想排除萬難,不管怎麼樣也要在巴黎歌劇院聽場P&M不可 ^0^

SienC 提到...

我拍了幾張照片 但是電腦最近非常不聽話 有機會一定貼上去!

petitmm 提到...

我對普列特的現場印象正好相反

太熱情了!!
熱情的讓人覺得燃燒著!!

反而讓我開始思索著CD裡聽到的他
現場是有不同的魅力

那場音樂會
是我到目前的美好記憶之一
真的好像天堂一樣
讓我忍不住去要了海報
把他裱了起來

最大的收穫是
還好的團碰到好指揮
還是能變成極品

...............
唯一的敗筆是那位叫他高中生兒子上台指揮伴奏的男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