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6日 星期二

黑白的大師

如果老照片變成彩色,我們會不會說影中人是假的?

大師情節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無法免俗的必經之路,絕大部分人樂於一輩子追求大師,一條路是越走越窄,希望成為某一兩位大師的權威研究者兼收藏家,另一條路是不斷發掘不知名的大師,這時出現一個問題-何謂大師呢?那些眾所周知的大師不必多提,總會有許多資訊充斥著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至於不知名的那好些人,究竟如何被現代人視為大師呢?
原本不知名的演奏家要成為老樂迷津津樂道的大師,有幾個必備條件,他們通常已經死了,或年逾古稀,也就是說,年紀一定要夠大,且要與知名大師們有師承或同門的連結,最好有許多令人嘉慕的軼事,留下一些錄音,並且被正確的唱片品牌出版,然後在國際音樂雜誌留下過一方報導。
今日的大師生產過程更簡便了,只要是名人,超過一定年紀就會被稱為大師,而且,也許當代大師的配額充足,所以這個年齡標準一直在下降中,甚至不需要真的老,只要長相夠老就好。

談到古稀的的大師之音,在我們的印象裡,似乎應當如同他們的年齡一般老朽,而大部分時候,這些錄音給我們的印象也的確是見骨不見肉的。聆聽者以這些錄音仰望追思大師精神境界,就像以一張黑白相片思慕故人。但、如果這張黑白相片是彩色原版的翻拍,那當我們見到彩色原版時,會不會說影中人是假的?

當我聽見蕾菲布在八十歲以細緻音質留下的錄音時,這問題就隱約成形了,而數年之後,當優異的歷史錄音轉錄出現,將二○年代的錄音變成彩色、不、應該說被還原成本該有的色彩、而這色彩是繽紛、而非黑白的,這當兒,大師還有大師的感覺嗎?在我的經驗裡,許多資深欣賞者打從心裡無法接受這樣的大師。因為長久以來,他們習慣從一種摒除音色與細微表情的聲音資訊裡,去塑造偉大的形貌,那些大起大闔的力勢,堅硬而清晰的線條刻畫,已成為一種標記,一種偉大精神的共同象徵。但這卻是遺漏了許多其他資訊所造成的錯覺。

當旋律、節奏、和聲成為音樂三元素,而棄音色、音質如無物時,而欣賞者往往又陷在線條與力度兩個最易拿捏的部分中,對其餘部分毫不敏銳,以致於歷史錄音轉錄問題難以被適當且合理的重視,擁有一張附保證書的贗品竟比無憑無據的真品更令人夢寐以求,因為在他們看來,贗品跟真品並無二致,甚至他們認為,贗品那乾枯的樣貌方才符合懷舊的情境,這大部分人所認知的歷史錄音形象、這幅尊容,連黑白照都稱不上,僅是一付出土的骸骨,這付骸骨能讓人肅穆,卻不能感人。

希望大師並非我前面所定義的,也希望大師能脫離僅以彈性速度與起伏論之的偉大。我們口稱大師其實是種尊重,是一種對音樂歷史中貢獻智力情感的諸先賢的感念,讓我們珍惜僅存的大師,包括保留著珍貴回憶與技藝的音樂家與製作人,他們在生命僅存的時光中仍不斷地為我們留下紀錄,讓我們知道藝術世界那遠超過想像的豐富,這記錄從來不會是一尊遺像、而是他們的心跳與熱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