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31日 星期五

在巴洛克之前的巴洛克



昨晚買完cd後
聽了一整晚的 de Lalande, Charpentier, 和Lully
特別是 de Lalande 的 De profundis 和 Charpentier 的 Miserere des Jésuites
所有的段落一氣呵成
完全停不下來

這些早了巴哈快半個世紀的作曲家們
有著極精妙的管弦樂句法
加上可怕的演奏和演唱陣容後
完全就像是來自天堂的呼喚

在巴洛克之前的巴洛克
可愛的名字
不是嗎?

2006年3月30日 星期四

嗚!太大聲了!

經過了幾天.......

果然童話故事裡幸福快樂的生活是很難達成的!!

根據明察暗訪
加上隔壁老太太親自登門

果然
隔音如想像般的糟!

我練琴太大聲了!!

嗚~我都不敢放力彈說
而且練習時都盡量分手
也不敢做太多聽起來煩的運動練習
(我是不煩拉,但是聽的人一定會很煩,哈哈)
踏板也抽出來另外練了

只有樓上的建築師爸爸說
完全沒關係 : P
他還告訴我一些加強牆壁的材料
就等他的消息囉

目前看來加強隔音是必要的!!
最近就盡量下午沒啥人在家時彈
多半練2點到5點囉
這樣隔壁的廚房才不會在煮飯時大地震
雖然不夠爽快
但是將就將就還是行的!

若有獨門密招歡迎告知! : P

目前考慮的是matson的牆壁隔音板

得把整面牆都貼上
希望不要太貴
建築師爸爸推薦的主要是13mm的板子直接貼在牆上
應該會比較便宜

2006年3月24日 星期五

噹噹!愛琴二號!!



終於
今天早上一早
我的愛琴送到了!!
yes!!
應觀衆要求幫他照了張玉照
別太多期待
長得就是一台正常的琴
呵!

昨天晚上根本睡不好
今天一早就起來洗好澡,換好衣服,加吃完早餐
7點34分
真是渡日如年
...............
早上還下了點雨
害我超心疼的
琴最怕溼了!!

工人們到了發現搬不進電梯
於是兩個人用神奇的裝備把他扛到8樓
看他們快累死了
真是有點於心不忍
終究是搬到了

開始坐到上面彈
低音靠墻面真的太近了
拼命把音彈實還是會糊
聲音的平均度很好
音色也很喜歡
高音亮度有點不夠
不過可以接受
慘的是覺得觸鍵的零敏度不夠
反彈的速度太慢
有快速音群的曲子就很辛苦
看來調音時要待在旁邊盯緊看了
在我的房裏聲音真是大
完全不敢彈有點暴力的曲子
我想鄰居們是已經有覺悟了
不過中午發現墻隔壁的鄰居在聼音樂
................
所以?
是他們決定以毒攻毒?
還是他們還真的能好好聽音樂?

還是太久沒碰到琴了
雖然平常沒事就會敲敲木頭
但是聲音沒有密集度
音和音之間的空隙很大
穩定感也不是很好
沒多久就開始累得!
看來得好好從基本運動量開始囘復了
不過這台琴彈夜曲還真舒服
就先練練指力和音色

自從看完古佃任三郎的天才數學家特集後(這集有點漫長)
一時也想不到啥白爛的名字
還是跟我上次幫自己做的蛋糕當兄弟好了
就叫他..................

Q.E.D. Jr.

別號小Q

就這樣決定了!!

下台一躹恭

PS 最近可能會消失多陪陪我家小Q
大家沒事不用太想我~
@@

2006年3月22日 星期三

誰被困在沙龍之中?

音樂的詩意,除了法國人,大概就是唐宋以降的中國文人體會的最深吧!
詩與歌的確在十八世紀末興起的巴黎式沙龍之中得到氣質相稱的舞台,但這時詩的成分仍大過樂的成分,半個世紀的滋養薰陶,巴黎音樂家才掌握了以詩意入樂的訣竅。

但我們慣以沙龍一詞加諸於法國音樂家的卻不是這樣的東西,普遍對沙龍一詞的理解絕非是高尚、含蓄、有教養的,而是一種故作感傷,甚至是濫情、酒肆調調的,所以海非茲在演奏法國曲目時破例用了他一貫不用也不擅長的滑音,米開朗傑里轉而一派朦朧到底,卡拉揚則要他的樂團使盡吃奶的氣力揉弦,為的都是符合法國應有的沙龍情調。在捷運車廂裡頭也常掛著這種為沙龍情調所困,以致於呈現出病榻上般蒼白虛弱的長短句新詩。

可笑的是,法國演奏家根本不這樣做。能否從既有沙龍概念中跳脫出來,是能否真誠面對法國藝術並體會其真價的關鍵。

馬格麗特˙隆所伴奏的歌曲,可以說是充滿巴黎式沙龍況味的,但馬格麗特˙隆本身卻是個不具有沙龍特質的演奏家、不管這沙龍是巴黎式或俗成概念的。相反地、馬格麗特˙隆的音樂詮釋風格較許多同時代大師,具有更嚴峻的理性與建築式的結構造型,但馬格麗特˙隆的音樂卻同時具備了自發的美質,前者取決於音樂家的學識修養、後者則是音樂家的天賦氣質與技術。

美永遠是人最直覺所感受的,但智識主義的古典音樂欣賞卻具備了一種苦修的信仰,將對枯燥與冗長的忍耐視為一種欣賞能力的修練,因習慣而認同、因認同從而得到滿足,但這整個苦修的內涵卻往往是一種對演奏語法的熟悉,這種苦修主義同時摒棄了對美的感受,將直覺感受到的美視為廉價庸俗、驅之避之唯恐不及。

所以,馬格麗特˙隆或佛瑞這樣的音樂家,因著所展現出來那自然而然、無可分割、直接觸動人心的美而在第一時間被判定為不太深刻、不夠嚴肅,接下來的苦修也就免了。

還算優雅吧!法國音樂家的這個特質再明顯不過了,但我們似乎以為優雅只要裝模作樣就能輕易達成,於是,法國音樂家又變成矯飾的,他們運用的繁瑣技巧,對於耳朵遲鈍的現代人來說,無疑讓矯飾一詞取得了實質上的證據。浮誇的美與矯飾,的確,這很符合我們所謂的沙龍情調。於是一種名詞上的誤解,重疊上印象上的誤解,再加諸於法國音樂家。

法國音樂家,準確來說並不全然是法國人,而是被很奇怪的分類了,麥白爾跟葛路克都是活躍於法國、以製作歌劇聞名的德國人,但前者被當作法國音樂家、以法國偏見歧視著,後者卻常被強調其德國出身、並讚美其德國特質,事實上,前者的音樂可觀之處甚多,後者更是徹頭徹尾的法派,這兩個人都是法國音樂傳統的一部份,雖然他們不是法國人。

一如印象派之於法國,我們的確僅以一種印象在理解這個文化大國的一切,而這印象卻是中文字面的印象,而遠非莫內等人對光予視覺那敏銳且深刻的觀察、並賦予技術的探索,從而造就了一種獨特且迷人的藝術形式。

2006年3月20日 星期一

理想的苦路


經營一個理想中的唱片行有多麼不易呢?

首先,我希望以有限資源,不去重複坊間唱片行固有的貨色,而能打開一扇全新的窗口,給予台灣愛樂者豐富而獨特的選擇,這需要準備相當的庫存,事實上,一間小小的新天新地,品項之多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

堅持全部原裝進口,這與崇洋媚外無關,而是音樂領域的選擇。以古典音樂與歐洲爵士音樂為主的這間店,主要來源自然是歐洲,既使有些消費者不在乎、不明瞭CD產地的差異與影響,但我自己卻非常堅持,品質絕對是不同的,而要品質,就得不惜工本。

較高的成本,能反映在售價上嗎?很難,因為台灣消費者習慣了普遍低價,而這些唱片又是沒有廣告支持的無名商品,沒有合理售價,也就沒有合理利潤,沒有合理利潤,就不可能有廣告投資,那它們終究還是冷門的無名商品。

這種唱片僅僅陳列出來是沒有意義的。我必須花許多許多時間去寫簡介或專文,才能讓一小撮人對之產生興趣或信心,這是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一般唱片行根本不必作,它們只需陳列就好。

有了好的唱片,我希望能以最好的音響設備呈現出品質的差異,所以,一套像樣的設備是免不了的,而好音響需要空間的搭配,那麼,我必須有一個夠大的店面,這與租間路邊攤位用床頭音響的功能一樣,但有多麼大的差異啊!

試聽必須準備試聽片,特別是當品項繁多時,試聽片的數量龐大,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投資,雖然這本就是我藏片的一部份,但如果不是熱愛音樂、又對之充滿信心,哪一間店會投資幾乎全部的品項以提供試聽?另外,擺放、整理試聽片是件不易的事,折損率也很高。

最後,我知道台灣消費者需要被說服,讓他們覺得值得為之掏錢,這時,貨色上如果不與媒體潮流妥協,那麼我這個老闆,就必須塑造出權威的樣貌,偏偏我又不喜歡這套。

所以,當我準備好這間店時,所面對的情況,是極其惡劣的。

在報章雜誌廣告上設定採購目標的人,在我的店注定要失望,我看見他們拼命想從這裡擠出一絲一毫的剩餘價值,卻失望而歸的時候,我自己也感到失望。何不從你尚未看見聽到報章雜誌廣告前重新開始?何不把預設放在一旁?讓這時刻所聽聞的感動你?

這時,我總遇見一個回答:「我不知道喜不喜歡。」這句話說明台灣的音樂欣賞充滿了智識上的傲慢,以致於許多人面對音樂時,連直覺的喜歡與否都無法勇於面對,特別是在一個所有陳列都令人感到陌生的唱片行裡,大概只有茫然以對或是抬高姿態的不屑一顧。但我是個樂於分享、且從不輕看入門者的老闆,何不愉快的面對我,與我交談?

高品質試聽的堅持也讓我深感失望。「好聽,但我不要,因為回家一定比你這裡難聽。」「我只喜歡其中幾首,算了!」這好像是說,用好音響呈現最好的聲音是我的錯,讓人無拘無束的一窺全豹也是我的錯。呵,情何以堪啊!
當聽見好聲音時,我們不該去為這樣的質感而感動嗎?那不正是一個可預期的目標、實際存在可資達成的嗎?
再者、平心而論,有多少唱片能在全面而自由的試聽之下被購買?第一次的印象並不代表最終的喜惡,這也是所有人皆有的經驗啊。

高品質試聽的理念,是藉由唱片中優秀演奏、錄音、製作的完整呈現,使聆聽者確認其不同凡俗,其前提則是聆聽者相應的態度。

經營一間理想的唱片行之不易,我總是希望能到好的回應。我時常必須面對這個質疑:「兩年來,你教育了多少客人?」「喔!我從不認為自己有心、有權、或有能力教育客人,我只是在呼喚、或喚醒能給自己一片自由天地的人,他們終會發現我在作的事、與這件事的價值,或許很慢,但我看的清楚,質感的追求永遠是小眾的,小眾終歸是小眾,而台灣所缺乏的,是合理的小眾,這就是我所努力的。」

網路購片的省思

拜網路無國界之賜,網路購片隱然成為未來購物的主流,甚至不少人預言傳統唱片通路將成為歷史,而由網路唱片行取代之,這日若果真來臨,那絕對是愛樂人莫大的損失,而非福氣。

網路購片的表面優勢與深層思考
網路唱片行所提供的服務,最為消費者所稱道的莫過於此四項:即時、試聽、貨色、價格。我便以此四項來論述其中隱含的諸多問題。
一、即時。台灣愛樂者常抱怨代理商進貨速度趕不上他們的需求,因此認為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有充足的理由支持網路購片,但細究其原因,則會發現表象下的事實並非如此。關鍵在於「消費者急於短時間之內買到某特定唱片」,由於有急切購得的期望,即時性才變的有意義,但這種急切的心理,絕大部分是因廣告宣傳而起,而廣告宣傳之有效,非掌握媒體資源者不可,是故,掌握強勢媒體者之有效推銷,引發消費者強烈購買意願,網路購物的即時優勢遂之出現了。
二、試聽。許多傳統唱片行無法提供試聽服務,但網路試聽則提供了相當的舒適與便利性,表面上,網路試聽提供了消費者更多消費內容的資訊,讓消費者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但實際上卻不然。首先、網路試聽有其時間限制,僅適合表現短時間內具有突出效果的樂曲,但許多音樂需要更多時間細心品味。其次、網路試聽檔都經過大幅壓縮,無法分辨質感。這種試聽條件下,消費者得到的僅是片面且扭曲的資訊。
三、貨色。網路唱片行看似貨色齊全,但這很弔詭。絕大部分喜愛網路購片的人,其資訊來自網路,而絕大部分網路資訊又由網路唱片行的相關媒介所提供,以此種資訊來判定,網路唱片行自然是貨色齊全。其實,無論多龐大的網路唱片行仍有許多遺漏,只是這些遺漏沒有廣告宣傳、不受青睞,甚至、消費者可能根本無從得知。
四、價格。價格問題對台灣來說,網路購片反而並非優勢,因為台灣各種通路的唱片售價,大致上都低於國際網路唱片行。但台灣消費者似乎從未珍惜過此種福氣。反而喜歡將國外拋售、低價特賣的消息大肆宣揚,指控國內售價偏高,以這不到百分之一的特例,來彰顯其消費者至高無上的權力。此種心態是可議的。誠然、消費者有擇低價處購買的權力,但是否也該對台灣普遍低廉的CD售價,給予一些關懷。

台灣CD售價便宜的原因
許多人以為台灣唱片價格比國外便宜,是因為進貨成本較低,這是個非常錯誤的想法,國外並不會因台灣CD售價便宜而降低批價,批價的折扣端視進口數量多寡,所以台灣的CD成本絕對高於美、日,但何以台灣的售價如此低廉,約日本的二分之一或美國的三分之一呢?這是因為近十幾年來唱片行的拼價文化,讓消費者習慣了這種售價,這時唱片經營者如不想冒調高售價的風險,就只能壓縮利潤、慘淡經營了。

CD售價偏低的後果
許多人批評台灣唱片行服務欠佳,而盛讚日本唱片行提供的服務與資訊,但消費者應思考,台灣唱片行的利潤足以提供優質的服務嗎?再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店家有否得到應有的重視?如果我們一昧的向國外看齊,以國外資訊為標準,台灣市場就只能永遠當個二流的追隨者,除了售價便宜,一無是處。這種市場終究是要任人宰割的,而這種消費者非但沒有贏得尊嚴,反而淪為商業遊戲擺弄的棋子。

網路購片對台灣唱片市場的嚴重影響
簡單的分析,就可看出網路購片對台灣市場的重大危害。假設國內外售價皆為400,而台灣整個通路利潤是三成,則280元給了國外,卻有120元留在台灣的市場內,成為其繼續發展的動力,但若以網路購片,則400元全部給了國外。我們多給了國外許多的錢,並且沒有留給這個市場半點動力。這還只是很簡化的算法,實際上台灣原版唱片利潤很少能達到三成,國外售價也往往是一倍半以上,還有運費等等,一來一往的得失之間,相信不難想像。但消費者很少會認為自己對市場的健全負有一定的責任,他們被消費至上的觀念給利用著。

唯財團能經營的唱片新市場
網路並不如一般人所謂、讓每個人獲得了平等的機會,雖然各人提供資訊的機會是公平的,但此資訊的影響力卻是大大不同,前面分析過了,網路購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消費者的信任感、購買欲,而具有此種力量的,仍是掌握媒體力量的財團,不給廣告、不讓剝削者,永遠沒有露臉的機會,就算露臉,也不被相信。在財團盤剝式的合作之下,唱片廠為取得更好的利潤而降低製作成本,而在有效的媒體引領下,消費者失去對質感的直接感受,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包裝精美的品味與氛圍,這就是現在正在形成的國際唱片新生態。當財團已經成為壟斷市場的怪獸時,消費者不但渾然不覺,還以為得到了身為消費者莫大的尊榮而沾沾自喜。


備註:本文中的網路購片,絕大部分時候指由國外大型唱片網站購片一事,但網路唱片行經營模式則是通例。

儲存空間

jonger或其他人有免費的儲存空間可以提供嗎??
因為我在文章中可能也會有些音樂sample要放
謝嘍

凡稚隨筆(11)那美好時代的珠玉



當然
Cascavelle出了很多讓我下巴都掉下來的東西

當然
由拉威爾親自指揮獻給馬格麗特隆而馬格麗特隆演奏的鋼琴協奏曲錄音絕對像是夢一般

光是這套CD我們就可以有說不完的故事
那些屬於那美好時代的一切.........

其中我很想先提的是佛瑞的歌曲Les Berceaux
這首歌是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1901)得主Sully Prudhommex寫的詩
由Ninon Vallin演唱 Marguerite Long 伴奏(1932)
這該是法國文化的珠玉吧?

她們兩位的組合完全是如美夢一般的組合
對歌唱家和鋼琴家來說
除了偉大外
我還真的很難找到其他的形容詞

對我來說
音樂很重要的要素
來自於微妙的平衡
美感常由平衡產生
那麼自然卻又那麼困難達成

在這短短的兩分鐘裡
我們在Vallin 和Long身上看到了由Fauré 和 Sully Prudhomme交織而成的美

Vallin是說故事的主角
甜美的歌聲和美麗的旋律線
以及那不斷延展的哀愁
對伴奏來說是可怕的考驗
稍微過頭就會毀了一切
Long用絕佳的節奏感形成時光的擺盪
緩緩的流洩著
用左手巧妙的力度變化形成不同的波紋
讓力度乘載著Vallin的美
在波光閃爍中
搖籃載著離人的告別

難以想像的自然
背後是所有對美的思考和體悟

原詩如下:

Le long du quai
Sully Prudhomme

Le long du quai, les grands vaisseaux
Que la houle incline en silence
Ne prennent pas garde aux berceaux
Que la main des femmes balance.

Mais viendra le jour des adieux,
Car il faut que les femmes pleurent,
Et que les hommes curieux
Tentent les horizons qui leurrent.

Et ce jour-là, les grands vaisseaux
Fuyant le port qui diminue,
Sentent leur masse retenue
Par l'âme des lointains berceaux.

2006年3月18日 星期六

凡稚隨筆(10)德布西!來一杯!

那年法國小提琴家朋友Marie跟團來台灣演奏
帶著她跑去吃吃喝喝(當然我也愛囉)
東逛逛西逛逛
就算感覺不出來台灣的熱情
總也要好好的體驗台灣的熱吧~

除了聽她好好的抱怨團裡坐旁邊的義大利老有多長舌外
其實很珍惜的體驗著她敬業的一面
就算當天沒音樂會
早上一早就跟團員開始團練
即使隨便走的第一遍都已經把我給嚇到
大家還是堅持到下午兩點才休息吃一下飯

在陽光下的小麵店
“今天也太累了吧?等一下還要修耶“我說
“還好拉!“ 只是擦了擦汗,她笑了笑
“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家更辛苦!團練還有空檔可以休息,在家都不知道練多久了“
她加上個無可奈何的鬼臉
就這樣大家吃完麵散步再回去練到晚上
法國人是散漫的?
這句話常常只能用在奇怪的公務員身上

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場演出前
她突然匆匆忙忙的跑出來
“petitmm,這裡有沒有紅酒?“
“紅酒?“
“對阿!等一下要拉德布西!!我要一點紅酒不然拉不出來!!“
“啥鬼阿!“ 我給她個大吐血
“真的拉!快幫我找!!“
就這樣我丟給她一瓶小瓶的超市紅酒
“唉,好吧,將就點!“ 吐吐舌頭,她拿著小瓶子進去

那天夜裡
我聽到了夢幻般的德布西夜曲
色彩在空氣中變換著
瞬間轉換的力度凝結了各種夜的氣氛
光影交錯中
我彷彿聞到了特別的芳香

並不是德布西非要和紅酒扯在一起不可
而是所有好的音樂家都需要讓自己處在一種狀態
一種屬於音樂的狀態
一種自己想要詮釋的音樂狀態
所有的練習都是為了在瞬間把自己綻放
綻放出對美的深刻體悟

任何對音色,節奏,旋律
任何對樂曲的想像
其實都難以脫離文化而存在
對美的體悟其實是文化的結晶
而不是考試填空作答
答對了就滿分

有朋友托我幫他帶瓶白酒
“你想要配啥?“ 我問
“都好“
“那你想要啥時喝?“我又問
“都行“
“好吧,你喜歡什麼樣的味道?“我再問
“都可以,只要不太酸就好“
“酸?酸的是醋吧!“
“可是我在這買的常常會酸阿,不太酸就蠻好喝的“

好好品嚐一杯紅酒
搞不好會更能理解德布西

2006年3月12日 星期日

買琴了!YES!!

終於
在那個法國地方音樂院的老師前
把這台琴給定了下來
對不起他了
可是我真的需要琴~

剛好MURPHY那有人在討論petrof
我就順便談談他吧


我還蠻喜歡PETROF的琴
他是捷克製的
所以價格比較低
如果價錢很不錯
值得考慮
在直立練習琴來説
PETROF的聲音蠻好聽的
觸鍵的重量和深度也不錯
(有人說是60年代的重量,可能比現在一般直立重,但是我偏好這樣的觸鍵)
不會像一些日系的琴有淺半截的感覺
他最有名的是和RENNER合作的擊弦系統
打開琴板後你就會看到大大的PETROFRENNER打在上面
(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它和木板囉)
定弦系統每根弦是分開的
所以在調音上比較方便
聲音的穏定度也比較好
踏板的深度和反應還不錯
所以對練習踏板的層次有幫助
125以上是不錯的直立琴高度
(YAMAHA U1是121)
大缺點是很敏感
只要溼度一高聲音就悶
觸鍵也會變
所以得控制好溼度
不能讓溼度過60
在台灣要控制溼度很辛苦
40到60剛好
在歐洲則要小心不能低過30
另外因爲是東歐琴
所以其他部分的用料不一定那麽好
(當然也反映在價錢上了)
所以指力好的人在連續彈三四個鐘頭後
會發現琴有點小疲軟
反應稍慢
在其他外裝上
像是琴蓋的小墊子那些
可能容易有小狀況


我蠻喜歡PETROF的音色觸鍵和可以作出的層次
當然跟真正名琴比還是會有段差距
但是在價錢和質感的比例上
我覺得還算划算
不過開始聼說最近有些他們的琴不再是捷克制的
買前一定要打聽清楚
: )

買下的是P125III
對我來説雖然有些小缺點
如果是再上一層的會比較好
不過有琴真是讓我感動~
雖説是二手琴
不過之前是個小女孩
學不到3個月就不學了
算我賺到了

不過歐洲真是乾
外面在下雨
室内溼度只有36
我老覺得觸鍵怪怪的
本來以爲太溼
後來居然是太乾
我想以後得小心
按照以前的習慣
可能會把木頭搞裂~ >.<

再來就等著約送琴的時間了

2006年3月9日 星期四

愛樂者的安全感

越讓我們熟悉的事物,越能給我們有種安全感。

對於廣大愛樂者來說,對於品牌、旋律、演奏家、評論員、唱片行老闆或店名的熟悉程度,決定了他們購買的意願。所以,廣告給予的,就是一種消費的安全感。

我希望這個環境會有一些改變,從對「名」的安全感,轉變成對「質」的安全感。我們應該具備判斷品質的能力。這並不難,就像各人喜歡的小吃,往往來自味覺的品嚐,而非名聲。對品質的判斷力需要訓練,更重要的,卻是一種自覺。

再進一步,我們不該那麼依賴安全感,而應更富有冒險的精神。運用對於「質」的直覺,讓自己踏入一個不知名的領域。這是台灣的欣賞環境所缺乏的,而大家慣於抱怨唱片市場的選擇稀少時,應該問問自己對於「安全的選項」之外,具有多少關心。

當質的感受讓人安心愜意,當探索成為一種無邊的樂趣。我期待這樣的欣賞環境。

2006年3月6日 星期一

凡稚隨筆(9)爛掉了!!也是進步?

回完無尾熊貼的有趣東東
突然想到了其他的東西
就來打打字吧

很喜歡的鋼琴家曾經說明他學習曲子的歷程
第一遍是開始把音和有的沒的吞完
..........開始爛掉
第二遍重頭開始慢慢再一點一點摸索
..........開始爛掉
第三遍再開始從頭一點一點慢慢練
我們能說你開始真正學這首曲子了~恭喜!!

所以學習的歷程很漫長
卻有著音樂無窮無盡的樂趣

想到自己目前手上比較能掌握的東西
都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
果然是深刻的體悟

記得很久以前一開始老師不定時抽查說:
上去給我彈那首>.<

衝擊真的很大
音都掉光了
誰記得啥鬼阿
可是慢慢撿回來
才發現有那麼多新天地
那麼熟悉又陌生

所以爛掉了其實是進步的開始 : )

我們永遠該進步!不正是Lefebure的名言嗎?
突然又很想抽出DVD來看
去進步去了~
大家晚安!!

2006年3月3日 星期五

午前的聖桑隨想

午前,在Sauguet的芭蕾中閱讀,聖桑管風琴交響曲慢版的幾顆音符悄悄的在心內躍動,文字思索未停,直覺輕聲哼唱主題的當兒,竟重疊上馬勒第九的末樂章,於是,一會兒是Sauguet、一會兒是聖桑、一會兒是馬勒,閱讀繼續著。

誰不會說馬勒是深刻的、而聖桑是雅致的,似乎雅致就不能深刻,而深刻適足以超凡入聖。聖桑的管風琴慢版是一闕聖詠,而不是浪漫謳歌,這闕聖詠乘著管風琴吹拂的羽翼,像雲霧開處的一道溫暖晨光,在木管的點綴與對話之間,弦樂以越發動人的表情歌頌著…這豈不就是馬勒第九末樂章近半小時篇幅裡全部的形式與內容?

夠了嗎?聖桑絕不會容許這疑問,聖詠主題再現、當所有人都認為該理所應當的邁入最後高潮,管風琴卻依舊悄聲細語、而歌唱的僅僅是一半的弦樂團,當撥弦在弦樂各分部響起時,那無數個堅硬質地、在空氣中轉瞬消失的音粒構築了一道向上開展的藩籬,它規律且不自由的特質與節奏主導了聖詠調的進行,但正是此時,所有的情感得到沈澱,內心的火炬開始燃燒。

凡稚隨筆(8)隨時光流逝的高雅



2004的夏夜
在美麗的庭園裡
我遇到了只該屬於他的夜晚
Aldo Ciccolini

年輕的他留下的錄音
其實並不是我喜愛的典型
太衝了
老是顯得有點粗野


但是這場音樂會完全是個讓人難忘的音樂會
77歲高齡的他
充分的表達了貝多芬的熱情
炙熱而高雅
在轉瞬間
深刻的op110在心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淡淡星光和涼爽的微風
再也不重要

他的展覽會之畫
讓同行的朋友後來不停的搜尋各個版本
只為了回憶
想留下那個夜晚的美麗
或許
不會再現的美麗時光


聽了他最近錄下的蕭邦夜曲
總是讓我懷念起那個夏夜

高雅的芬芳

在這個需要媒體的時代
或許
在他還活著的一天
他永遠不會成為媒體口中的大師
不夠格
只因為不該捧

我們只需要傳奇
儘管他們永遠可以在適當的時刻找到傳奇

高雅
或許只該隨時光流逝

好像也是全球化

前天趕稿趕到早上六點
把東西mail出去以後就開始3天的研討會
還好這次是老闆報告
只要在下面聽聽就好
不然鐵定在台上睡死

可愛的研討會
雖然下午有個電機老師講了半天沒人聽的懂得玩意@@
有趣的是今天晚上去吃完大餐後
一位來自英國的教授硬是要我們帶他去bar
非得有whisky不可
於是一群有趣的組合就出發了

老爸是歷史學家自己在念管理學院的法國女生
從小被領養到丹麥之前在義大利的韓國臉女生
前太空專家在莫斯科認識老婆現在轉行到荷蘭念科技社會學的英國男生
全家都是藝術家老婆拍電影自己愛死烈酒的英國老教授
...........
我(好像再平凡也不過了)

在隔天一早還得開會的晚上
bar裡
笑到快瘋掉

這也是種全球化吧 >.<

概談歷史錄音轉錄

轉錄,是指CD等以數位方式存放資訊的音樂媒介出現之後,將類比音樂資訊轉換成數位音樂資訊的過程,在八○年代數位錄音普及之前,以類比方式錄製的所有音樂資料,在製作成CD等數位媒介之前,都必須經過轉錄。

轉錄的過程大致如下:類比母帶→類比重播→類比數位轉換→數位母帶。

既然八○年代之前有大量的錄音資料皆需要轉錄以製作成CD,何以轉錄在歷史錄音上最被強調呢?我想原因不外乎是六○年代進入立體聲之後的版權尚屬於各唱片公司所有,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情況之下,轉錄品質無從比較,也無需計較,但歷史錄音的問題就複雜許多,以下我以轉錄的階段來詳述此中牽連,也概述我心目中優秀歷史錄音轉錄的必備條件:

一、母帶。廣義的說,母帶是轉錄製作的根據,並不一定指錄音的母版,狹義的說,母版、即原始母帶又隨當時用途而可能具有各種型態的版本,在漫長時間的人事變易中,母帶的問題更是複雜難解。許多人以為大廠出版的歷史錄音必定是以原始母帶轉錄,因為大廠必定擁有原始母帶,但實際上並不然,絕大部分大廠轉錄的母帶與歷史錄音小廠的來源相同,來自私人收藏。原始母帶已破損不堪使用或遺失,是極有可能的。另一個問題在於這些古老錄音的版權問題相當混亂,大廠未必擁有真正的版權。這時,誰有能力得到音質佳、版本老的母帶,端視主其事者的本領。(註一)

二、類比重播。母帶本身不能發聲,必須藉由相應的系統來播放以取得類比資訊,說來簡單,但藝術的奧妙就在於,科技進步的今天,播放昔日母帶仍存在許多無法克服的困難。我認為類比重播部分是轉錄過程中至關重大的一個環節,它決定了兩件事:從母帶挖掘出音樂資訊的多寡,與,音樂資訊被正確呈現的比例。由於當年母帶製作的規格十分混亂,目前最可行的方式是盡可能以當年母帶相應的系統播放,且不但在技術規格、也在聆聽經驗裡掌握著朝正確方向進行的知識與經驗、仔細的調整,從而得到最真實的類比重播效果,這不是考古學家、而是當年主其事的耆老們無可取代的優勢與掌握的秘密。(註二)此外,由於錄音規格或母帶保存狀況無可避免的噪訊,經良好的類比重播後,往往得以與原始音樂訊號間有明顯的分離、甚至大幅降低。

三、類比數位轉換。在今天已是非常普及且簡單的技術,一般人利用簡單的電腦設備就能夠做到,如將錄影帶轉成VCD或DVD。類比數位轉換技術仍在進步之中,雖然影響是極其有限的。(註三)

四、數位母帶。經過類比數位轉換所得的數位母帶,能直接製作成CD等數位媒介,但在此處下功夫者卻大有其人。現今數位科技的進步,使數位資訊的編輯極其簡便,任一套音樂軟體都能讓一般人在電腦上輕易的為數位音樂資訊加工,以改變其音質、音色、音高、篩減或加料等等,即所謂的後製。因應不同音樂類型、或錄音與播放系統間規格的差異,後製常不可避免,但請留意,後製必定帶來聲音的負面改變,既使僅是摘掉雜訊,也必定同時造成部分資訊的遺失。數位技術讓後製更為簡便,也使後製變的浮濫。歷史錄音轉錄並不存在後製的必要性,但實際上大部分歷史錄音轉錄廠不但運用後製技術,更標榜轉錄師的重要地位。這時,一個提問便出現了,歷史錄音聆聽者要的是重現當年真正的聲音紀錄,還是符合他們所追求的夢幻大師之聲?尋找良好的母帶、類比重播部分的考究,努力呈現忠實於類比母帶的音質,既使因母帶的各種毀損而具有不悅耳的部分,這是對原始資訊的重視與信任。(註四)相反地,後製或許能提供悅耳的音質,卻距離真實更為遙遠,何謂真實?轉錄師必定如此質問,他們不信任母帶,而他們通常也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母帶、甚至覺得沒有必要。

我簡單陳述我所認可的真實。我們既不可能親耳聽聞,也就是真實的現場已不可得,那麼,退而求其次的真實,應該是錄音的全部資訊,至於錄音與真實的差距,自有當年的錄音師與製作人為我們把關,歷史錄音轉錄應該是盡其可能的復原原錄音,此時,任何試圖以想像為憑據、妄加更動原始錄音狀態、翼求以此得到真實的想法或宣示,都是極不恰當的。



註一、如Dumazert在法國聲樂錄音、Morin在法國器樂錄音、Gebhardt在德國歷史錄音領域中,都以當年錄音製作的第一線身份,個人擁有權威母帶的檔案庫,並且與其他同時代重要人士互通有無,故具備著難以取代的地位。

註二、Dumazert先生在MALIBRAN音質問題上的答覆,為此做了最佳詮釋,「這是我當年親耳所聞!」現今許多愛樂者以為找到盤帶、SP或LP,以相應系統播放就得到忠實音質,這都是小看了類比重播部分的困難。此時,這些耆老們所製作的CD,反而是得到忠實音質的最佳途徑。

註三、Morin先生從八○年代初期即擔任許多法國歷史錄音相關轉錄的藝術總監,以我所收藏、Morin先生在各時期相同演奏版本的不同轉錄來比較,音質逐次更顯傑出。對Morin先生來說,母帶本就是他所掌握的,類比重播也必定是他原本就使用的播放方式,故而音質的逐步進化,應該來自類比數位轉換技巧的進步。

註四、PEARL出版了許多罕見錄音,母帶與類比重播部分都不算極佳,但由於不後製,既使噪訊較大、音質較硬,但在良好的音響上播放,資訊量卻極令人滿足。ARCHIPEL系列的全動態轉錄理念,簡單講就是不做壓縮動態的後製。壓縮動態因為能相當簡便的得到較為厚實的音質、且避掉兩端的失真,而成為最被廣泛運用的修飾方式。保留完整動態同時也保留了兩端頻段的失真,卻能更完整的呈現自然空間泛音、音樂表情的起伏、與樂器的透明感與質地。

2006年3月1日 星期三

全球化的台灣第一

先是有個把文言文跟白話文拿來做統獨之辯的豬頭,我還讀過他的論文哩,真希望看見他用通篇白話文展現一下歷史學者風範,我看,台灣的火星文學者就快出現了吧!還真是非常之成功的全球化,其他部分為什麼不搞的一樣成功呢?

看了許多討論,才發現原來很多人搞不清楚文言文跟白話文的差別,唉,真該怪這「文」字用的爛,「文言」跟「白話」,不就很清楚的表示出其功能與內涵的差異嗎?

其實我是要讓大家看一下這全球化的樂子,結果咬到嘴唇,不爽之下多了上文,言歸正傳,看影片吧!台灣神明也全球化囉!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7519149221581757778&q=yanshui

關於布拉姆斯管弦樂的隨筆

好久沒寫文章了,文氣窒礙啊~!


布拉姆斯與他的前輩舒曼、舒伯特,這三個人的管弦樂是很類似的。其中,舒伯特顯得最有創意,技巧不足的問題也最為明顯,貝多芬並沒有給予舒伯特太多影響,而同時代的白遼士正在發展的許多新穎的管弦樂法,舒伯特也一無所知,他憑藉著天賦本能譜寫管弦樂,今天我們聽見的,都是後人大幅修改後的成品,這些修改提高了演出的可行性,但也傷害了原始的創意,比較起舒伯特小型的樂曲,他的管弦樂簡直不像出自相同的一位作曲家。

舒曼的管弦樂,配器上追隨著作曲家幻想的氣質而行,舒曼毫不在意也不熟悉單純配器上的效果,卻希望以管弦樂描寫微風、田園、河流等心中想像的風景。舒伯特與舒曼都沒有實際運作管弦樂團的環境與機會,然而管弦樂法、或說音色的塑造卻是譜曲中最要求實做的技巧,故而舒伯特與舒曼的管弦樂曲中最美妙的段落,常是以一支木管獨奏輔以簡單的伴奏、不然就是和聲保守的弦樂合奏,而動人的原因無非僅是旋律與單純器樂音色間的相應。

布拉姆斯的創意不如舒伯特、想像力不如舒曼、管弦樂法與二人相去不遠,較為幸運之處在於,布拉姆斯時代的歐洲,管弦樂團已大為普及,管弦樂法也在學院裡成為一門正式的技術,在維也納,他可以不時地聽見史特勞斯那簡單卻美妙的管弦樂效果,羅西尼等人更為細緻的樂曲也仍佔據著維也納的上流生活。布拉姆斯對貝多芬的景仰是一回事、實踐上又是另一回事,若有人從布拉姆斯的交響曲裡聽見貝多芬,我敢說他對音樂史軼事的想像力一定大過對音樂的鑑賞了。布拉姆斯笨拙的管弦樂運用的最大特徵是黏窒的塊狀音群,像沒攪開的牛奶,其次是到處充斥的不當器樂對比樂段,布拉姆斯的樂思完全著意在變奏,而他的變奏實際上僅是節奏與音程的變奏,大部分時候並未脫離巴洛可德式變奏的範疇,更別提貝多芬與舒伯特所發展的變奏手法,而布拉姆斯的管弦樂思考,也不過就是順應變奏而同時改變樂器組成,如此而已。所以布拉姆斯是這三人中最容易親近的一個,布拉姆斯之所以如此大眾化,正因為他的樂曲極其簡單明瞭,熟悉旋律與其變奏,就可掌握其音樂的九成內涵。但另一方面,什麼是充分的技巧呢?我認為布拉姆斯的技巧足以充分論述其胸中對音樂的觀感,也許布拉姆斯懂得更多、做得更加精緻,反而有害於他直接了當的音樂豪語,誰知道呢?就布拉姆斯管弦樂執行上來說,仍需要做適度的修訂,但大枝幹是不動的,那麼,所表現的就是徹底的布拉姆斯氣質。

布拉姆斯的管弦樂在外型上與舒曼、舒伯特的形似,起於三人對管弦樂法的貧弱,而這種貧弱對舒伯特是種悲哀、對舒曼也不免留有遺憾,但對於布拉姆斯,卻是恰到好處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