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請聽下面左小姐和右先生一文)
這兩段音樂是很有趣的對比
看起來音極其簡單曲子其實越能看出基本的動作
和對曲子詮釋的深度
當然我手邊沒有完整的CD
只有檔案和電腦附的喇叭
所以在討論音色時可能會有誤差
請大家多原諒囉~
首先我想在第一首bagatelle op33 no.2
我們直接能感受到的是速度和立體感的不同
其實我主要分別的差異是在立體感
由於立體感的不同
因此速度的差異聽起來就更明顯
這首曲子是由右手很多不同的弧度所組成的
因此把各種不同的弧線拉出來時
曲子聽起來就比較好聽
右先生的右手拉的很平
在這樣的情況下聽起來整首曲子是平面的
左小姐則是讓我們聽到各種不同彈性的弧度
所以整首曲子是立體的
雖然貝多芬的曲子裡常有很多突強
但是通常不必像是用盡吃奶的力氣讓那個音強出來
重要的是要讓人發現重量的改變和力量強度的轉換
右先生的突強音常會讓人覺得是斷開的強
當然乍聽起來會讓人感覺有力但是讓人不舒服
也把線條給斷開來
特別是8度音的上下
雖然手一張就到
是很好彈得音但是要做出線條感其實特別難
在這時右先生很喜歡直上直下
完全是直線形的
聽起來就不會有彈性
當然右先生並沒有用allegretto的速度感來彈
但是由於立體感的關係
右先生的速度聽起來就更慢
在基本聲音上
右先生的左手弱而且偏散
音色是散開來的
所以聽起來就更弱
左小姐的指力很好
聲音是聚集的
所以聽起來清晰也因此感覺好像彈得比較強
但是由於硬體的關係
我並不想因此下斷言
我比較怕的是右先生暴力式的結尾
雖然是ff
但是對我來說貝多芬該是有力的
卻不是暴力的
第一首我的心得大概是這樣囉~
雖然在力度上還想聊,
但是好像已經拉哩拉咂講一堆了
有空再打
2006年1月14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0 則留言:
第二首不知道來不來得及寫
最近工作真的太多了
很大的心得是
結尾時右先生還蠻混的
我已經知道小姐和先生是誰了。
其實右先生是西蒙馬
左小姐是富蘭馬
都是小馬馬
秋末悲歌不是點進去就知道是誰嗎??
其實小馬馬目前改名叫小海馬!
verdier是誰?
petitmm又是誰?
早知就不要用那麼容易認的帳號,就可以搞神祕,順便辦個抽獎^_^
可以用刪去法!
想不道我們這裡還有北歐、澳洲、南美的朋友在看哩!
除了明顯的速度差異之外,petitmm所提出的「立體感」概念和詳細的比較與描述,非常具有價值!
有北歐的朋友嗎??!
一直很想去北歐玩耶
交流一下吧?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