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聽音樂的「基本面」



2001年對我來說 是個很特別的年份
終於找到自己理想中足以釋放所有音樂秘密的音響
對於唱片方式的聆聽有了新一層的體驗
但那時全然不知的是
原來自己手中已握有文中那段宣告裡 理想中的唱片
不是很有趣嗎 這些巧遇
生命中這一段 一段 20051122
----------------------------------

09-05-2001 12:17 PM

我聽音樂有二十幾年了
玩音響卻只是近十年的事 其中又有五年左右的時間花在DIY上面
我尋求一種理想的聲音
這種聲音應該是趨近現場 自然且平衡的
不過 DIY的方式總是顧此失彼
我聽過一些DIY高手的作品 也往往只能讓人有一時間的刺激興奮 禁不起考驗
在我放棄了DIY 開始廣泛的接觸市面上的音響成品後
我認為這些成品的完整性和均衡性普遍的比DIY作品要好
但這些音響產品的聲音走向 彼此間卻又有著天壤之別
對我來說
各式各樣的技術並非我所在意
我要的是 音樂
好的音樂 好的演奏應該如何的被重現
這需要各種現場聆聽的經驗 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和想像力
這就像一個欣賞者能知道自己心目中的好演奏 不需雜誌 樂評的吹噓 排行或獲獎的肯定
對我來說就是如此 我知道自己要的聲音是什麼

我調整自己的音響會以管絃樂開始
可以清楚區分弦樂群 木管群 銅管 三角鐵及定音鼓等各種打擊樂器的一個樂段
用來找出平衡點 是的 平衡 不可能有讓所有樂器一齊變好聲的位置 所以要平衡
然後才是各種樂器的微調
這是和環境的搏鬥 經常是一整天 或幾天的奮鬥

對我來說 找到聲音特質讓自己滿意的器材 安置在自己欣賞音樂的空間 然後享受音樂
並不難
只要回歸於音樂 回歸於我們的聽覺 盡量的簡單
實際上也真的很簡單 只要回到聽音樂的「基本面」

最難的恐怕是沒錢吧

09-05-2001 02:40 PM

我所要表達的是
我們看待音響系統應該由最簡單的地方下手
器材基本的聲音特質如果是好的 真實不加料 透明且有質感 一定調的出好聲音
反之 不好的聲底卻用許多手法達成的好聲音 一定是顧此失彼的
調音由大處下手 先講平衡再論細節
不要永遠為那一點點小處在尋求改善 結果這裡改好 那裡又出狀況
如果大處平衡 小處卻不夠細膩 又無法改善 就換機啊
而且 音樂才是最重要的
對音樂有一定的認識 才知道什麼聲音是對的
而且對的聲音絕對是較好的聲音

我有一個朋友 喜歡吹噓他音響的低頻有多好
可是在他的音響裡 大鼓像一陣雷轟 完全不知為何物
後來他來我家(我家住大馬路旁) 一台公車駛過的低頻就讓他了無生趣
問題是 那麼多低頻做什麼
現場的低頻量感不多 也絕非塊狀的 而且我們絕對不可能將之表現在家中的系統上
我們要的 應該是延伸 清晰且恰到好處的低頻吧
我還有一個朋友更寶
他喜歡歷史錄音 還很得意的說他調出mono音響
拜託 直接用一支喇叭聽最mono啦

我覺得這都是音樂音響分家所導致的
其實音樂上的怪觀念更嚴重 唉

09-07-2001 01:03 PM

講到錄音
有次我參加一個錄音師的演說 據稱是台灣第一把交椅
講到一半 他說示範cd忘了帶
恰好那天我帶了不少 他要的五 六 七零年代前後都有
傳到前面去 他立刻失望的搖搖頭說 沒有decca的嗎
因為我帶的都是emi
大家知道嗎 decca雖然號稱錄音技術好 但實際上名實不符
尤其是五 六零年代的立體聲錄音 敗筆不少
至於單聲道就更別說了
而且它的錄音理念我實在不敢茍同
誰演奏時 焦點就調到誰身上
很刺激 但也很假 而且很粗魯
粗魯的樂音 加上粗魯的錄音美學
我認為emi的錄音是比較正確的
就算他不認為 但也不至於到一張都不能聽的地步吧
這位錄音大師接下來開始吹捧decca錄音
誇張到好像他是個福茂的業務一般
後來聽到這位大師的錄音
比decca還誇張 好像每個樂手要演奏前 都要把座位移到麥克風旁
形體無比的碩大 而且聲音突出到像要殺人
沒有整體感 平衡感 流暢感 質感
只有音響暴力

我是做唱片相關行業的
我一直希望發燒友不要再去迷信天碟 金碟 或什麼北歐發燒小廠
那些都是有心人搞出來的騙術 尤其是香港人
看來好像有外國人背書 實際上只是利益的交換 一種分贓
那些唱片讓大家似乎感覺到發燒
但是純就音響性來說 除了誇張的動態與不平衡的頻段肥大之外
他們真的是好錄音嗎
或許從音樂上更能解答這些問題
那就是
他們所錄的是'好音樂'嗎 他們將好音樂錄'好'了嗎 這樣的唱片有'質感'嗎
我自己是不敢茍同的
許多好音樂都有好錄音 許多真正的好錄音內容是好音樂
演奏家與錄音師在同樣的層次上
這樣的唱片就會出現
但往往這些唱片是最弱勢的
因為有這種堅持的人 已經為今日的商業環境所不容了

09-13-2001 09:20 AM

有時錄音師錄的很好 一混音又完蛋了 後面還有一個壓片的過程
這好幾個環節若有一處不用心 好錄音就出不來
偏偏我們的錄音混音師太像工程師 而壓製過程的'師傅'根本就是'工頭'
我們的'工人'似乎永遠不會想變成一個'工匠'
工人只把事情做成
工匠卻總是想把事情做的更好
台灣工人要求更高的薪資 卻沒有更高的本事
不具'不可取代'性 當然被大陸低薪資的勞工所取代
看義大利這個窮地方 窮歸窮 但做西裝或皮鞋的手工別的地方就是學不來
所以人家拿的是高薪 賣的是天價 因為他無可取代

我可能比較嚴肅吧
我覺得質感絕非可有可無之物 絕非各取所需
而是每個人都必須去努力追求的
否則有一天我們一定會被取代

沒有留言: